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第三十届国际数学家大会(2 / 2)
尽管内心很想参与进这项伟大的研究中,然而花白的头发和布满了皱纹的脸庞却让几人做出了共同的选择。
办公室中,深吸了口气做出了选择的德利涅看了看其他几人,对视了一眼后开口道。
“尽管你提出的计划的确很吸引人,但这已经不是我们的时代了。”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已经老了,早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事实上,要不是之前被你所触动,早在七八年前我就已经退休了,而不是直到两三年前才离开课堂.....”
“导师....”徐川轻喊了一声,有些意外。
德利涅的拒绝,的确是他没有想到的,毕竟前几年他还和威腾在共同研究强电统一理论来着。
德利涅摆了摆手,打断了徐川的话,笑着道:“无论是我还是朗兰兹,今年都已经八十多了,哪怕是威腾和费弗曼,也已经快八十了。”
“你要说让我们给外面的那些学生偶尔上两堂课或许还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数学大统一这种研究课题里面去。”
“我们的精力根本就无法支撑起来这种学术项目。”
“正如我刚刚所说的一样,现在和未来是你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在上个世纪。”
笑了笑,德利涅继续说道:“当然了,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可以尽管和我们说。”
“或许我们已经没有了足够的精力再参与这种庞大的研究课题,但作为一群老家伙,说不定我们的经验能在你们迷茫的时候给上那么一点帮助。”
一旁,罗伯特·朗兰兹教授笑着开口道:“正如德利涅说的一样,我们已经老了,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我相信作为新时代的学者,你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难题,带领数学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办公室中,一直窝在角落中没有说话的佩雷尔曼忍不住了开口道:“你们把我也算进年轻学者里面去了吗?”
站在他身旁,陶哲轩轻笑了一下,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的年龄好像并没有大多少的样子。”
他是1975年出生的学者,今年51岁。
而佩雷尔曼是1966年出生的,今年60岁。
对于一名数学家来说,30-40岁属于青年天才型,菲尔兹奖的颁奖硬性条件就是四十岁以下。
而40-60岁的数学家属于中年突破型,这一阶段的数学家或许在精力与创造力上比不上青年学者,但他们的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积累却不是前者能够相提并论的。
就比如张益唐在58岁时因解决孪生素数猜想成名,65岁再次突破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
至于60岁以后的年龄段,则处于晚年持续贡献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