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0章 叶帅回国(2 / 2)

麦田收割后,空气里飘着麦香和烤面包的甜气。

庄园的橡木大门推开时,姥爷正坐在露台的藤椅上,手里把玩着枚铜制怀表。

那是叶帅小时候见过的,表盖内侧刻着一行字:

“土地不会辜负认真耕种的人”。

姥爷见他进来,把怀表往桌上一放:“听说你在北疆种出了会发电的庄稼?”

叶帅刚要解释“光伏治沙”的原理,伊凡娜端着烤饼走出来:

“爸,别吓着孩子。是他叔叔在沙漠里熬了八年,晒得比吉普的农民还黑。”

她把一碟蜂蜜推到叶帅面前,“尝尝,今年新采的椴树蜜,比军垦城的沙枣蜜甜。”

晚饭时,姥爷忽然问:“知道为什么让你去别尔哥罗德吗?”

叶帅摇摇头,姥爷放下刀叉,指着窗外的田野:

“那里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但十年前遭遇过旱灾,颗粒无收。你母亲当年把军垦城的抗旱麦种带回来试种,才让地里重新长出麦子。”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叶帅脸上,“现在轮到你了。”

叶帅想起临走前父亲塞给他的小布袋,里面装着五种麦种,标签上写着“戈壁1号”到“戈壁5号”。

父亲当时说:“别觉得种子只是种子,它是能跨山越海的信使。”

第二天去别尔哥罗德的路上,司机忽然拐进条小路。车窗外出现一片试验田,田埂上插着五颜六色的牌子。

红牌写着“华夏北疆”,蓝牌写着“乌克兰吉普”,黄牌写着“联合培育”。

农业局的局长早已在田边等候,指着田里的麦苗说:

“您看,这是用您父亲的麦种和本地品种杂交的,抗寒又抗旱。”

叶帅蹲下来,指尖拂过麦叶上的绒毛。阳光透过叶尖的露珠,在泥土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沙漠光伏板反射的光点。

局长忽然递来份协议:“我们想建个光伏灌溉示范区,就用你们的‘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

他指着远处的山坡,“那里规划了五千亩地,一半种麦子,一半种苜蓿,苜蓿用来养牛,牛粪还田,形成循环。”

叶帅看着协议上的签字栏,忽然想起库尔班老爷子给的那颗糜子种。

他来吉普前,把它种在了军垦城的实验室,此刻大概已经发芽了。

他在协议上签下名字,局长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