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 一个也是我的球队(1 / 2)
带着2-0的大比分,夏洛特黄蜂抵达芝加哥,备战21号举行的第三战。
这时,胡浩南看到了科比的《细节》,当即脸色一黑。
蜗壳啊,不要你拆解我们比赛,你直接拆解我了是吧?
你搁这跟我玩文字游戏呢?
尽管科比的本意是在为自己说话,但从结果来看,可能会带来一个不小的麻烦。
那就是科比在这期节目一不小心就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
他的球队是一支强调甘于个人牺牲、勇于奉献的球队。
胡浩南非常讨厌“标签”这个东西,这会大大禁锢一个人的“无限可能性”。
这就好比强行给你画上一个范围,让你只能在这个范围里活动。
而标签恰恰是西方叙事的一种常用手段。
就拿性别来说,本来就简简单单两个选项,男或者女。
他不,非要搞出来什么女同、男同、双性、跨性别……
这种标签化的细分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却会强行制造大量矛盾。
就拿女同来说,这种小众群体在东大也会存在,但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些。
那是你们小部分人的“爱好”,只要不影响我,我都懒得理你。
于是,没有标签的时候,同志还是一种很有高级感的称呼。
但是,在标签化之后就不一样了。
就像公主不再是公主,小姐不再是小姐,同志也不是同志了。
这些原本很有高级感的称呼都变了味。
那小部分人群也不再甘于平静,开始顶着标签,打着所谓的争取平等对待的名义到处呼吁。
可这些人不会想到,大家不把你当成特殊群体,不给你贴上标签,不正是最大的平等吗?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就是在教导世人不把人进行标签化,连贤者圣人都不要单独标出来。
人就是人,没有三六九等,没有高低贵贱,自然就没有争论,天下大同。
如果那天出现,又该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新世界。
可标签化走的恰恰是另外一个路子。
带来的后果自然就是争论不休,矛盾不断,甚至阶级对立。
胡浩南本能的讨厌标签化还有一个原因。
前世他跟初恋女友分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天,女友告诉他:你很好,可我发现我喜欢女……
胡浩南当时都崩溃了,他愿意尽力满足女友愿望,可挥刀自宫……咳咳,不再努力范围之内。
现在科比不小心给他打上了一个“勇于奉献”的标签,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危害,但直觉告诉他——这绝对不是件好事。
尤其是在西方这么一个强调“个性”的社会里,贴上一个“勇于奉献”的标签就像是玩撸啊撸给自己选了个“逆版本”英雄。
玩也能玩,就是有点吃力不讨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