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豪商(2 / 2)
至于传奇之处,便是那沈三石每次都能极其精准的把握住机会,且极有远见。
自己和老朱惩处完江浙世家,拍拍屁股便往南走。
因此也才有了江浙百姓不准着丝的流言传出。
想必那时候,沈三石收购丝绸、织机,百姓不仅不敢索取高价,甚至还要对沈三石感激涕零。
等流言散尽,沈三石手上不仅有收购来的丝绸,还有织机,便也算是掌握了原始积累,生产资本。
一些个未能进入朝廷织局的织工自然要投靠沈三石,为他做工。
如此沈三石算是乘借自己和老朱的东风,直上青天!
“查一下,那流言若是有人故意传出,缉拿贼凶。”
“臣虽未查明流言出处,却查明此流言并非出自沈三石。”蒋瓛早有准备,继续说道:“流言散布民间之时,沈三石还在河上做工,对城中情况毫不知晓。”
“一日歇工他回城中喝酒,方才得知此流言。当日沈三石便已辞官,借钱收丝,卖往京城。”
听到这里,朱标不免有些头疼。
沈三石本在河上做工,却也能借钱收丝。
如此可见苏州城中当时流言何其鼎盛,可见当时城中丝绸价格如何低贱。
不过也能看出沈三石为人还算忠厚,若不然也同为河工的好友也不愿借钱给他贩丝。
“至于瓷器.....”
就在蒋瓛准备禀报沈三石瓷器来源之时,朱标抬手打断道:“若无枉法之处,不必再说。”
“是!”
蒋瓛话锋一转,继续道:“臣还探明,逢运河堵塞之时,沈三石共有家财五千两。”
“此人游说运河一带所有富户,方聚得疏通运河之资。”
“加之他本在河道做工,所以便也得心应手。”
“想来那沈三石游说江浙富户时,必假朝廷之威吧。”朱标随意说道。
“陛下英明。”
“朕知道了!”见朱标摆了摆手,蒋瓛再拜后便也退出了谨身殿。
而等蒋瓛前脚刚走,朱标立时便也苦笑出声。
“这沈三石,倒还真是个人精。”
就在朱标低声呢喃之时,一直在帷幔后的常氏缓步走到朱标身旁。
“兄长觉得此人可用?”
“自是可用,没准还是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