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文武难分(2 / 2)

封疆大吏麾下的士兵每几年都要更换一波,返回京城戍卫皇城。

这也就导致边塞大将好不容易训练好的兵卒,眨眼便要更换成一些个新兵。

而且!

前宋如何能同他大明相提并论!

哪怕老朱承认宋太祖的实力,哪怕老朱也认为作为君王,赵匡胤能平定乱世开创宋朝,算的上是人杰。

可大明乃是马上定国。

先后击败各路起义诸侯,而后将击败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之国。

真要比的话,宋朝有两次奔逃的高梁河车神。

而大明却有李文忠、蓝玉这些,孤军追击敌军,深入大漠百里的猛将。

宋朝!

如何能同大明相提并论!

看着老朱那愈发不屑的表情,朱标也没有立即否认,反而耐着性子道。

“眼下刚刚经历元末乱世,徐叔他们从乱世之中厮杀出来。”

“因此现下我大明朝堂,武将自然不会弱于文臣。”

“纵然父皇先前有意拔高文臣的地位,可真要说的话,武将却仍旧能压过文臣一头。”

“可是爹!”

“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呢?”

“等到雄英继位之时,我大明军武依旧能似建国之初这般强盛?”

“武人在朝堂中的地位,仍旧能盖过文臣一头?”

“嗯.......”

一时间,饶是老朱也不免有些语塞。

细数历朝历代,压根没有一个朝代的中期军武实力,能够强过建国之时。

除非是乱世降临,各路豪杰并起,涌现出一批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猛将。

而且朱标最后一句话,却也让老朱不由重视了起来。

武人大多性子直率,没那么多的心眼儿。

若论朝堂手段,他们自然不可能是文人的对手。因此历朝历代,武将们的地位从来都是被文臣挤压的越来越小。

想到这里,老朱也开始有些好奇。

好奇朱标能有什么法子改变这近乎成为客观规律的千年事实。

“那依你之见呢?”

“还是孩儿方才说的那样。”

“削弱文臣武将之间的明显间隔,挑选有武将背景的将官于六部任职,或是能发掘出拥有武略的文臣,也可让他们就职军中。”

“因出身问题,便决定他们从此以后隶属于哪一方。”

“而武官改任文职,文人就任军中,便也使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并非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