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主忧臣辱(2 / 2)
真要说的话,唯有唐太宗李世民未曾大行此道。
而如今....
“陛下圣明天纵,不世之才啊!”
想明白这一切后,铁铉对于朱标裁撤官员哪里还有半分异议,此刻铁铉心中也只剩下对朱标的崇敬。
“铁大人所言不错,陛下圣明非凡人可及。”
“我朝官制沿用宋元,自有冗官冗职。可说到底,倘若此时不裁撤那些世家官员,难不成任由他们做大,堵塞士子入仕之路?”
“老夫便出身世家,自然明白世家自然贪得无厌,妄图把控入仕途径之心。”
“但凡有些建树的帝王,也自然要对世家下手。”
“而如今,陛下不以铁血严惩,只是准他们告老还乡,甚至还给其恩养富贵,此足见陛下仁德昭昭!”
说实在话,似裁撤官员这个法子,恐怕也只有朱标能办。
一来!
朱标身为二世之君,罢免那些因支援老朱定鼎开国而被授予官职的世家子弟,自然能够更好动手。
二来!朱标于民间、士林、朝中的威望,绝非寻常帝王可比。
无论百姓、士林还是官员,朱标都是千年罕见,极其符合众人期盼的二世儒家明君。
所以朱标不以刀兵,仅借裁撤官员消除世家隐患的法子,也唯独只有朱标才能用。
“如此!”詹同看向铁铉,笑着说道:“裁撤官员之事,还请铁大人多多费心。”
“那是自然!”
此时铁铉双眸明亮,干劲十足的样子和方才沉声叹气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待二人回到吏部衙门,谢全早已将那些递交了是由告假不愿前往吐蕃的官员名单整理完毕。
顺手将名单递给两人的同时,谢全表情之中带着些许奚落,出声打趣道。
“如何,两位大人见过陛下后,可还觉当下裁撤官员有所不妥?”
“你一早便知?”看到谢全这股得意劲儿,铁铉心下好奇直接问道。
“那是自然!”谢全挺直腰杆,得意说道:“本官曾任河南布政使,府衙内的官员竟有半数以上乃山西富家子弟。”
“那些个官员虽无贪墨害民,可能力品行属实一般。”
“所以听闻陛下有意裁撤官员,在下自然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那你不早说!”
铁铉语气不悦,直接斥声质问。
见他如此,谢全嘴角上扬转而赔笑道:“铁大人先前甚是急躁,哪里能听得进去。”
“况且本官嘴拙,怕说不明白。 ”
语罢,谢全将不愿前往吐蕃,因此上书告假的官员名单递到两人跟前。
同时将他从御史台带来的,先前铁铉调查的渎职懒政官员名单一同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