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心跳怎么这么慢(1 / 2)

来到杨平的办公室,夏院长开始将电话号码汇报上去,大约十分钟左右,领导的电话就来了。

领导非常和蔼可亲,对杨平也是极其关心,他承诺将建立一个医药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全力支持杨平带队承担攻关任务,而且对杨平的支持没有上限。

杨平这种人才,上级领导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单靠杨平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杨平的报告里也提到过对目前的科研制度的改革,不过这种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领导在电话里也提到过这事,他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将会逐步推进改革。

其实领导用电话这种形式与杨平谈话,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让杨平去帝都面谈会浪费杨平的时间,这是领导特意为他开辟的谈话方式。

杨平与领导的对话结束之后,夏院长脸上也笑眯眯的,他现在做事越来越顺利,可以说不管什么事情出奇的顺利,各种各样的申请,不管是要人、要钱还是要设备,要地盘,只要是申请,必定会快速获批,简直就是毫无阻力。

现在夏院长喝酒少了,胃病也神奇地自愈,以前三天两头胃痛,胃药时刻揣在兜里,现在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胃痛,差点忘记自己曾经有胃病。

究竟是三博医院成就了杨平,还是杨平成就了三博医院,或许都有,但是后者的权重更大,这是没有疑问的。

通完电话,杨平与夏院长聊一会天,夏院长还是很有野心的,他完全不满足现状,他要将三博医院建立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顶级医院,给这家医院注入一种文化、传承与基因。

没有杨平,夏院长是无法完成这个目标的,有了杨平的帮助,他一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其实现在三博医院虽然已经算是国际顶尖医院,那只是因为研究所的存在,因为杨平的存在,其它科室,医院整体实力,所有医生护人员的平均素养都还达不到国际顶尖医院的水平。

夏院长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对这种差距他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

国际顶尖医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就像建设一所与剑桥哈佛平齐的大学,不是有钱,有漂亮的建筑,有先进的设备,有几个世界顶尖教授就可以达成的。

它需要沉淀,需要有追求真理的传统,独立思考的传统,批判思维的传统,需要一种文化内核,一种崇尚学术的基因,现在,现在的三博医院远远还不具备这些。

甚至可以说,三博医院现在这种地位是杨平依靠个人力量强推上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