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筛选机制(2 / 2)
…………
在遥远的宇宙折叠层域之外,某种古老而庞大的意识网络正在缓缓觉醒。
它们并不居住在实体的星球上,也并不依靠恒星的温度维系文明的生存。
它们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极初混沌之中,成长于无数星系的湮灭与轮回之间。
它们有一个名字,在蓝星档案中尚未被完整译出,只能以临时代号称呼为:远古猎人文明。
这个文明的本质,从不建设,只掠夺;从不培养,只收割。他们对宇宙的理解,
不是和谐共生,也不是技术跃迁,而是彻底、绝对的资源压榨与意识主权剥夺。
他们将宇宙视作一座巨大的、可无限开采的矿井——恒星是他们的燃料,文明是他们的牲畜,意识则是他们的食粮。
数百万年前,猎人文明为了不亲自涉险,放出了第一批“狩猎者”——即后来的收割者文明。
这些文明并非天然孕育,而是被精确设计、植入基本捕食逻辑的“文明级猎犬”。
它们以生物精神源质为目标,横扫数十个星团,曾一度逼近银河系的精神门槛。
然而,随着蓝星远征队的觉醒,与“共鸣阵列”体系的成型,收割者最终被击溃,
其残留碎片也被意识封锁于Ω层。
这一败局,并未让猎人文明震怒。相反,它们从不为“工具的毁灭”而停步。
相对于银河系这类三维实体世界,它们更看重的是一个指标:意识迁移效率。
收割者的溃败,只是表明这个“猎犬模板”已被识破、无效,下一步,是放出“更高阶的猎犬”。
它们正准备开启下一个阶段——代号为**“坠星编织者”的更高文明投放计划。
这并不是一个文明,而是一种更高维的意识压制网络,一种能模拟、
诱导甚至重构整条文明发展路径的超级意识投射体。相比收割者的“粗暴掠夺”,
坠星编织者更像是在精神层面“种植收割者”,让猎物自愿走入陷阱**。
蓝星精神战略司截获的部分EX-Ω协议信息中,已经出现了与“坠星编织者”有关的预兆性词汇:
“意识织网”“多相孵化体”“文化级诱导熵”。这表明,
猎人文明已经不再满足于派遣单一的掠夺者,而是准备在整个银河系“编织一场文明之梦”,
让所有生命在不知不觉中被重构、导向、收割。
这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文明级的生态陷阱试验。
蓝星目前所面临的威胁,不再是某个敌人,而是一个将整个宇宙当作游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