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你在这里做什么(2 / 2)
巴金地位摆在那里,所有文学界重大活动都会请他参与。前些年,巴金身体还好,对提携后辈也很热心,通常都会乐呵呵地答应。比如四川的《青年作家》创刊,老先生就很大方地给杂志供了稿。上次茅盾文学奖,他更是直接出席,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本来,他答应来出席鲁迅奖的。可惜入冬以来,老先生身体突然不好,住进医院。毕竟是那么大年纪的人了,身体机能下降得厉害。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来,他开始长期住院,直到后来去世。
如此看来,冰心老人的身体真的很不错。孙朝阳不禁羡慕,自己老了如果有谢先生那样健康,第二次人生就圆满了。
作协的副主席年纪也大了,眼睛不好,说话的口音很重,他老人家大约是突然爆发了创作力,这篇讲话稿竟然写了上万字,厚厚一大叠稿子。
等到发言结束,一个上午也过去了。
然后休会,准备吃饭。
前排的孙犁不满:“哪里来的那么多话,等会儿要找他掰扯掰扯。”
曹禺是十里洋场来的,儒雅地笑了笑,说,自己和那位先生已经有些年头没见,不知道太太还好,娃娃们还好吗,看他在台上的精神头儿,不知道血压好不好,血脂粘稠不粘稠……
最后感慨:“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不谈文学,谈养生的年龄了啊。”
汪曾祺;“养生养生,饿得要命,咱们还是先去吃饭才行。又冷又饿,必定要戳脱。”
曹禺正色:“饮食只能六分饱,这叫惜福。老汪,你是美食家,等会儿上菜的时候,你负责给我讲解。北方菜,我不是太懂,平时家里都是太太做的苏帮菜。”
汪曾祺道:“好说,好说。”
孙犁:“别听老汪瞎吹,他懂什么吃。文章里的美食也普通,不是菱角就是新剥鸡头米,或者螺丝、河虾,都上不得台面。对了,第一次看他文章的标题《晚饭花》,我还以为是什么新鲜吃食,结果还真是花儿。”
孙朝阳看老头们如此幽默,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各位前辈,我也得回宾馆吃饭,下午再过来聆听你们的教训。”
且说吴胜邦看一个上午平安无事过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觉背心已经被微汗润得有点湿漉漉,大冷天地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