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敦煌(2 / 2)

小野寺很骄傲:“从小学习,迄今三十年,只摸到汉学冰山之一角。井上大人的汉语也非常了不起,我这就请孙桑去见他。”

说罢,就恭敬地迎孙朝阳和何情去会场找井上靖和大映株式会社相关人等。

今天是大映办的酒会,请了京城电影界相关人士,孙朝阳大多不认识,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聊的,他的目标是井上靖,算是追星吧。

何情进会场后,老蒋也在,二人自然做了一路,孙朝阳则终于见到了井上靖。

井上靖今年已经七十来岁,瘦得厉害,说起话来有气无力,面容也有点发黑。

孙朝阳记得井上靖的身体已经出了不小的问题,八八年的时候就开始长期住院,直到九一年去世,这次大概是他最后一次中国之行。

井上靖汉语和小野寺一样流利,还略带河北口音。他成名很早,四九年就获得了芥川奖,但因为作品没有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还没有什么名气,看孙朝阳这个中国新锐作家来拜访他,说:“给您添麻烦了,我今年瘦了十来斤,不太好看,让人失望。”

孙朝阳笑道:“据我所知,你们着名作家都比较瘦。比如川端康成,就被人称之为文学之鹤,先生也是仙鹤啊。”

仙鹤在小日子属于祥瑞,井上靖顿时高兴起来:“惭愧惭愧。”

大约是久站难受,井上靖就招呼孙朝阳坐下说话。小野寺恭敬地拿来拖鞋,跪着给他和孙朝阳换上。

何情和老蒋正在那边和人聊天,看到这一幕真是惊掉下巴。

井上靖就和孙朝阳聊起了《敦煌》改编成电影的事情,他说过两天就要去敦煌实地考察。

孙朝阳心中疑惑,问道,井上先生,据我所知道您来中国考察过二十七次,每次都是去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按说那边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都已经熟稔在胸,您身体抱恙,为什么又要专门跑一趟呢?

井上靖感慨地说,电影《敦煌》中有大量情节和西夏党项文字相关。西夏灭国后,党项人被屠杀干净,文字也失传了。到现在考古界虽然拿出了河西文和汉语的对照表,但拍电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尤其是,电影里还有李元昊用西夏文字所写的诏书,不能弄错。他打算再去看看西夏文实物,最后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