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真龙妙道(6.5k)(2 / 2)
“弃我执非弃本心。”皇甫霜刃反驳,“地门之‘平安喜乐’,是削去棱角的麻木。你看——”
他指向山下往来的信徒。
“那些选择留下的人,是真悟了道,还是在逃避伤痛?”
大智慧沉默片刻,忽然开口:“但你不可否认,地门的世界是平安喜乐,和平无争。”
“事实证明,拥有自主意识的人会想离开地门。”皇甫霜刃冷笑,“这样的净土,你当真满意?”
“也有不愿意再恢复记忆的人。”大智慧的语气平静,“你知晓我讲的是谁。”
“我相信你尝试过。”试探重获记忆之人对地门生活的态度。
“但你当真认为心碎的人可以遁入空门青灯木鱼?”皇甫霜刃向前半步,内心揣摩着大差不离的字句偷换概念一辩禅机,“佛法是生命的智能,是要在万里无云的心境中,安静深细的用心检验、体会、融合,一寸一寸的化为自己的血肉,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体。”
“而不是在一次骤然发生的变局中,仓促决定的心情。何况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因为痛苦时的悲观不是真正的悲观,同样,空观也不是一个悲伤的人真正能够参透,空门不是鸵鸟用来埋头的沙堆,不是乌龟可以缩头的硬壳。”
“进入空门,不是逃避而是面对;不是帮助心碎的人找一个避难所,遮蔽因缘的风雨;而是为誓愿明心见性的生命,觅一个适得其所的修行地。因为在顺遂时的所得到的法喜禅悦与在忧伤时所体悟的空观,都存在机缘的影子,有待过滤;唯有经过试炼的修行情境才坚实。”
“何况佛法不是哲学,而是经过实践而内化的生命艺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的法门中,常驻的是自己命运和心灵的主人,而不是在因缘业力中缠绵悱恻的碎心人。”
他顿了顿,又道:“或者千万劫后,众生成佛!大智慧,方证大道,但众口一词的法,当真是你所乐见的景象吗?”
禁锢刻板的思想只是在另类的抹杀人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若如此,缺舟一帆又从何来?”
“你的法又能做到什么?”无从证实证伪的尖锐反问,大智慧一转攻势,“真龙妙道,是否沦为空谈?”
“事实胜于雄辩,”皇甫霜刃眉目不动更似早有腹稿,“却不知大智慧是否有胆与我往苗疆一行。”
苗疆腹地,“稷下学宫?慈幼局”的飞檐挑破晨雾。皇甫霜刃与大智慧(苍越孤鸣)并肩立于牌坊下,鎏金匾额映着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