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中政使马永年(2 / 2)

朱瀚拱手:“此令是我府玉印,奉陛下之旨,特来审问昨日情况,请即放行。”

内司见玉印与令牌质地非凡,顿时肃然下跪:“王爷令牌。”他吩咐左右校尉退后,默然将厅门关紧。

朱瀚淡声道:“先将往事调书取来,吾等细看。”

校尉战战兢兢取出几份卷宗,蒲匣中皆是对古慎园案的密报,背后隐含其他大臣的往来书信。

朱瀚轻声念道:“此书信多提及‘符契更定”,“银牌小队’………………抑或………………有异?”

他顿住念头,揽步后退,示意身后侍卫收起。朱标在一旁屏息等候。

朱瀚低眉凝视卷宗,心中若有所感:“此处却见薛诏与某尚书有来往秘帖,内容款款,似于案中暗网相连。”

他将卷宗收起,转头道:“殿下,回宫后我当上呈此情,若能令陛下再审此段往来,定能显出更深宫廷暗潮。”

朱标握拳:“好!皇叔果不负所望。”

二人退出暗井,暗道口又重归平静,仿佛从未有人进出。

外头月光如洗,夜风轻抚。

朱瀚收回玉佩,示意侍卫:“回府,待候明日朝议。”

次日申时,乾清宫外钟鼓三响,宫人纷纷低头疾行。

朱标刚离朝,步入东宫偏殿,尚未落座,便有内匆匆来报:“太子殿下,王爷密使送来紧急情报,请殿下速阅。”

朱标接过锦囊,展开密信,字迹飞掠如走龙蛇:

“已探得‘庶政院”密档一批,牵连数位内阁书吏,极有可能另藏金线,引出旧党残余势力。今夜三更,微臣将于文渊阁西廊设局引蛇出洞,愿殿下配合,派人暗伏东南角,若事有变,亦可控局。”

朱标神色一凝,复将信笺收入袖中。

他望向窗外疏影斜照,低语:“皇叔既言设局,必有深意。既然是旧党残余,这局已非单以太子之名可破。须借皇威,方可震慑。”

他当即召来府中心腹李奉行,吩咐:“今夜三更前,率五十侍从暗藏于文渊阁东南两侧,俱换行便服,切勿打草惊蛇。”李奉行应命而去。

此刻,朱瀚于王府书斋中,手持密报静立窗前。

窗外桂树微风拂动,叶影婆娑。他目光幽深,玉佩在掌心缓缓旋转,轻声唤道:“签到。”

系统应声: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机关图解‘X1,谋略点’+8】

【奖励提示:机关图解可用于布置简易陷阱,干扰敌动】

朱瀚冷笑:“机关......倒也应时。”

他唤来随侍数人,将机关图解交予工匠打制,命于文渊阁西廊布下三重机关??拦腿索、落石板、鸣铃弹丸,皆不伤命却扰其形迹。

申末时分,文渊阁渐息灯火,外院学子、书吏陆续退散。

唯阁中残灯一盏,朱瀚独坐书案,装作翻卷旧籍,待来者自投。

夜色渐深,子时三刻,一道黑影悄然贴着殿墙滑入西廊,动作利落,衣袍无声。

黑影探步入廊,正欲前行,不防脚下绊索一崩,“铮”的一声铁链弹动,落石轰然而下,砸碎右侧角台,黑影疾避,却踏中机关,铃声大作。

朱瀚自案后翻身而起,低喝:“来人!”殿后两员侍卫早已埋伏,立刻出动,与朱瀚一同扑上。

黑影飞掠欲逃,却撞上一队由朱标带领的东宫侍从,已将东南角团团围住。

那人见势不妙,拔刀劈来,朱标反手挡下,“锵”然一声剑鸣,火星四溅。

朱瀚轻点机关,木柱应声落锁,将西廊通道封死。

黑影被两面夹击,不多时便被制服,按倒地上。

灯火照明,朱瀚揭去黑影面巾,竟是庶政院旧吏杜谦,原为监察使臣,三年前因“公文谬传”而被贬。

他面色铁青,却不言一语。朱标蹙眉:“你欲潜入阁中,莫非毁文案、灭证据?”

杜谦嘴角抽搐,低声道:“你等不懂.....那些文书不该存在,那是旧人最后的凭据。若泄于陛下之手,不止我一人覆灭,许多无辜旧部也将无容于朝。”

朱瀚眼神冷冽:“正因你此言,才需将档案详审。你等妄图蒙蔽朝廷,终是痴心妄想。”

他挥手:“将人押回王府,先审后呈。’

朱标却忽问:“你口中的旧人”,指谁?”

杜谦紧咬牙关,终道:“......中政使马永年。”

闻此名,朱瀚与朱标齐齐变色。

马永年乃前中政使,曾辅佐皇兄,后因年老致仕,声名颇佳,深得太祖敬重。

若他亦牵涉其中,便非单一党争,而可能牵连到昔日辅政势力之整体回潮。

朱瀚低语:“此事不可张扬。殿下,立即回宫面见陛下,不可耽搁。”朱标郑重点头,随即带两名侍从火速入宫。

未时初,朱标拜入御前。

朱元璋本欲休憩,闻其求见,披衣而起。

朱标将所查细节与卷宗具述,末了恭敬呈上一张名单,乃庶政院数十名曾为马永年旧部者,名单旁附有朝中现职一览。

朱元璋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杜谦......马永年......呵,朕登基十年,竟还有此类藏骨旧影未尽?!”

说罢,猛然拍案:“命锦衣卫总指挥刘通即刻入宫,朕要彻查此案!??速传皇弟入殿!”

朱标领命退下不久,朱瀚已自西苑赶来,单膝跪地:“臣在。”朱元璋挥手:“起。皇弟,这次你与标儿联手,救太子名誉,又揭隐患,实是奇功。”

朱瀚沉声道:“皇兄,此案若不彻底揭破,日后难保有人复燃余火。望陛下速审中政旧档,按朝规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