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做豆腐(1 / 2)

“各位,豆腐脑只是开胃菜。”方一凡的声音带着几分得意,仿佛一个刚刚完成了精彩魔术的表演者,正在引导观众看向更深层的奥秘。

他指了指院子中央那口还在冒着热气的大铁锅,神秘一笑:“接下来,才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众人刚刚被豆腐脑抚平的味蕾和心灵,瞬间又被提了起来。

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锅乳白色的浆液,眼神里充满了被勾起的好奇。

方一凡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蛊惑的味道,如同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

“咱们要开始制作真正的豆腐了,点卤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想不想知道,这一锅乳白色的豆花,是怎么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一块块结实的豆腐的?”

“想!”这次,回答得最快、最响亮的,是刚刚还沉浸在音乐家尊严扫地之痛中的杜松。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那股子学者的严谨劲儿又上来了。

“我听说过,有盐卤点的,也有石膏点的,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从化学成分上来说,它们诱导蛋白质变性的原理是……”

方一凡嘴角一抽,好家伙,直接上专业名词了。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科普时间:“杜哥问到点子上了。简单说,豆浆就是大豆蛋白的胶体溶液。”

“点卤,就是让这些分散的蛋白质分子,手拉手抱成团,沉淀下来。盐卤,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性子烈,反应快,做出来的豆腐风味足,但质地偏硬,也叫北豆腐。”

“石膏呢,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性子温和,凝固得慢,做出来的豆腐含水量高,口感嫩滑,就是我们常说的南豆腐。”

他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让杜松听得连连点头,仿佛在上什么高端的分子料理课。

“那我们今天用的是?”孙辉也凑了过来,他对自己那条裤子的怨念,已经被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暂时压制了。

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方爸爸方明,从屋里端出来一个不起眼的小陶碗,碗里是清亮透明的液体。

“咱家用的,是自己做的盐卤。”方明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王兰女士接过话头,瞪了跃跃欲试的杜松一眼:“这活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卤水点多了,豆腐就老了,发苦;点少了,又凝不成形,一锅浆就全废了。得眼到,手到,心到!”

“妈,让我试试!”杜松的自信心在理论知识的加持下,瞬间爆棚。他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宇宙的真理,区区点卤,不在话下。

王兰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儿子方一凡。

方一凡给了她一个“让他试试,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眼神。

王兰撇了撇嘴,把装卤水的小碗和一把长柄木勺递给了杜松,不放心地叮嘱道:“慢点来,一勺一勺加,边加边搅,看到豆浆开始起花了,就得收手!”

“放心吧,阿姨!”杜松信心满满地接过工具,站到大锅前。

他深吸一口气,摆出一个指挥家般的优雅姿势,手腕轻旋,舀起一勺卤水,以一个自认为完美的角度,缓缓淋入滚烫的豆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