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初赛即决赛?消失的歌词【上】(2 / 2)

三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层层推进,像是三股风,最终汇聚成一场风暴。

观众席中,有人悄悄抹泪,有人屏息聆听,有人轻轻鼓掌。

林老师站在后台,嘴角微微扬起。

她知道,他们终于做到了。

演出结束,掌声雷动。

严君泽、牛希英和大车站在舞台中央,彼此相视一笑。

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

而他们,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演出结束后,三人走出剧院,夜色深沉,星光点点。

“接下来呢?”牛希英问。

“继续唱下去。”严君泽回答。

“继续唱更多的歌,遇到更多的人,用声音去打动他们。”大车补充。

牛希英笑了,“听起来真像梦话。”

“可梦话也可能是真的。”严君泽抬头看向夜空,“只要我们愿意相信。”

三人并肩走在夜色中,脚步坚定,心中充满希望。

他们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未来的一切。

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严君泽一早便来到训练室,独自练习《风暴之眼》的尾声部分。这段旋律需要极强的控制力,声音必须从激昂的高潮缓缓收束,回归平静,像是风暴过后,海面重归宁静,但依旧带着余波。

他站在镜子前,闭上眼,手指轻轻按下琴键。旋律缓缓流淌,他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低沉而柔和,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透着坚定。

他想起了昨晚的演出,想起了观众席上那些被他们的歌声打动的人。那一刻,他终于明白,林老师说的“真正的声音”是什么。

不是技巧,不是模仿,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琴声渐弱,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训练室里一片寂静。

“不错。”林老师的声音忽然从门口传来。

严君泽睁开眼,看见她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杯咖啡,神情比平时温和许多。

“你已经能掌控这段旋律的情绪了。”她走进来,放下咖啡,“但别忘了,真正的挑战不是舞台,而是舞台之后。”

“舞台之后?”他有些疑惑。

“你们赢了。”林老师看着他,“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合唱团,不是为了比赛而存在的,而是为了用声音去传达情感,去影响更多人。”

严君泽沉默了一会儿,轻轻点头。

“我明白了。”他说,“我们会继续唱下去。”

林老师笑了笑,“那就继续练吧。”

她转身离开,留下严君泽一个人站在训练室里,望着窗外的阳光,心中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只会模仿音符、躲在琴谱后逃避现实的少年了。

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下午的训练,牛希英和大车也来了。

三人围坐在钢琴旁,翻看着林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新曲谱。

“这是什么?”牛希英好奇地翻着乐谱。

“林老师说,这是我们接下来要练习的曲子。”大车回答,“她说这首曲子更难,需要我们学会在不同的情绪中自由切换,不能被旋律牵着走,而是要带着旋律前进。”

严君泽接过乐谱,翻开第一页,眉头微微皱起。

“这首曲子……情绪起伏很大。”他说,“从悲伤到希望,再到愤怒,最后归于平静,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程。”

牛希英点点头,“听起来像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

“或许,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大车轻声说。

三人相视一笑,心中都明白,林老师给他们安排这首曲子,不只是为了训练,而是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意义。

他们开始练习。

琴声响起,旋律缓缓展开,像是一段回忆的起点。

严君泽的声音低沉而忧伤,仿佛在诉说一段尘封的往事。

牛希英的高音随后加入,带着一丝希望,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大车的低音沉稳厚重,像是大地,承载着所有的情绪。

三人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层层推进,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成长、挣扎、希望与坚持的故事。

林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听着,眼神中透着欣慰。

“很好。”她终于开口,“你们的声音,已经不只是在唱旋律,而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她走到钢琴前,指着一段旋律,“接下来的部分,你们必须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情绪的切换,不能让观众察觉到你们在刻意调整,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情绪的自然流动。”

三人点头,继续练习。

训练持续到傍晚,三人走出训练室时,天边已经泛起晚霞。

“今天练得有点累。”牛希英伸了个懒腰,“但感觉比以前更投入了。”

“是啊。”严君泽笑着说,“我们已经不是在练歌了,而是在讲故事。”

大车点头,“林老师说得对,真正的合唱团,不只是唱好一首歌,而是用声音去打动人心。”

三人走在街道上,夕阳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对了。”牛希英忽然想起什么,“林老师说下周要带我们去参加一个音乐节,说是让我们在更大的舞台上练习。”

“音乐节?”严君泽有些惊讶,“那不是专业乐团才会参加的活动吗?”

“是啊。”大车点头,“但林老师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严君泽笑了,“那我们就去吧。”

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而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未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