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王莽回朝,东夷一统(2 / 2)

御史大夫这个职位是非常重要的,从品级上来看,职位和六部尚书一样,都是正二品,仅在丞相之下。

而事实上,御史大夫向来有副丞相之称,在权责上,隐隐之间还要压过六部半头。

负责监察百官、弹劾不法官员,维护朝廷纲纪的御史大夫,他们的职能在朝堂上是要独立于六部之外的。

这个职位,大多数是一个惹人嫌的职位,或者说,身处这个职位的话,如果做不到惹人嫌,那一个正常的皇帝就该考虑换人了。

故而,这个职位的人选,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担任的。

想到御史大夫的人选,赵安陵、管仲、诸葛亮等人一个个都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个位置的人选,确实需要慎之又慎。

关键是,别看这个位置是一个正二品,但却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至少,那些未来对于丞相之位有想法的官员,恐怕是不想碰这个位置的。

真要是坐上了这个位置,未来几乎是和丞相无缘了。

说白了,御史大夫这个位置,甚至于整个御史台的官员,那都得当一个喷子。不敢当喷子的人,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御史。

不只是要敢喷同僚,说句大不敬的,真要是到了必要的时候,要的是拿出连皇帝都敢喷的勇气。

故而,一旦做了御史台的官,尤其是御史台的老大,根本就不能和其他的官员处好关系。

这样的人,如何才能够升到丞相的位置?

要知道,丞相是要领导百官的,和满朝的官员关系弄得一团遭,如何领导百官?

故而,哪一朝御史要是和其他的官员关系打成一片的话,那么,上面的皇帝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群喷子和其他的官员关系处成一片,可见这个朝堂的情况。

事实上,以赵南平那圆滑的性格,他其实并不适合御史大夫这个职位。

当初大汉建朝的时候,一来,是因为他有拥立之功,二来,要从燕北老臣之中树立几个典范用来安抚那些老臣。

除此之外,就是因为赵南平的年纪了。

当初的赵南平,本身就已经六十多了,别说是还能够当今几年官了,那个年纪还能活几年都不一定!

故而,这才暂时将他拉到了这个位置,毕竟,他在这个位置上本身就做不长。

事实上的情况也确实是如此,从年初开始,赵南平就连续害了几场病,挺到了年底,终于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怕是真的要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