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碾压(三)(1 / 1)
反观宋军,他们的武器显得异常简陋,与梁国的精良装备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宋军的兵器砍在梁国士兵的甲胄上,不仅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因为甲胄的坚硬而被弹开,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然而,当梁国士兵的武器刺向宋军时,却如入无人之境,轻易地刺穿了宋军的身体,鲜血如喷泉般四溅而出。
短兵相接不过短短片刻,宋军士兵们便惊恐地发现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手中的武器,仿佛这是一件毫无用处的废铁。有的人在绝望中,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武器扔在地上,转身如惊弓之鸟般狂奔而去,仿佛背后有恶鬼在追赶一般。
在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人群中突然有一个人惊慌失措地转身狂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驱赶。他的举动如同点燃了一根导火索,周围的人见状,也纷纷效仿,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引发了一场大溃逃。
宋军的防线在眨眼间土崩瓦解,原本紧密排列的士兵们像被惊扰的蜂群一样,四散奔逃。他们的脚步慌乱而无序,完全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和信心。原本整齐的宋军阵列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彼此碰撞、推搡,场面异常混乱。
负责指挥他们的千夫长和百夫长们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利刃,咆哮着冲向那些逃跑的士兵,试图用武力来阻止这股溃败的洪流。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徒劳,士兵们的恐惧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内心,他们根本无暇顾及长官的命令,只顾着拼命逃离这个可怕的战场。
千夫长和百夫长们的怒吼在这片混乱中显得如此微弱,他们的利刃在空中挥舞,却只能砍杀到少数几个倒霉的士兵。而其他的士兵们则对他们视而不见,继续疯狂地逃窜着。
最终,连千夫长、百夫长这些高级军官们也无法抵挡敌人的猛烈攻势,被汹涌的人流裹挟着,不由自主地开始狂奔逃命。这场景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兵败如山倒啊!
黄光眼见局势已经彻底失控,心中大急,连忙命令自己的亲兵们护着他往远处逃窜。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连主将都弃他们而去,那他们还拼命抵抗个什么劲儿呢?原本还有些想舍命阻拦的士兵,瞬间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勇气尽失,同样转身狂奔起来。
可是,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风驰电掣的战马呢?没一会儿,梁国的骑兵就如旋风般席卷而来,迅速追上了这些逃跑的宋军。有些宋军眼见逃生无望,索性绝望地站在原地,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骑兵竟然像一阵疾风一样,从他们身边疾驰而过,丝毫没有停留,径直朝着远处追击而去。宋军们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些梁国士兵难道不杀我们了吗?
就在他们惊疑不定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梁国士兵的喊声。那士兵手中拿着一个喇叭,正扯着嗓子大声喊道:“扔掉武器,双手抱头,投降者不杀!”
这喊声仿佛一道惊雷,在宋军的心头炸响。他们如梦初醒,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像被抽走了脊梁骨一样,软绵绵地抱着头蹲在地上,等待着梁国士兵前来将他们俘虏。
而那些追击黄光的骑兵,如饿狼一般,一路紧追不舍。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黄光吞噬。黄光在亲兵的护卫下,拼命地逃窜着,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黄光的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他毫不犹豫地策马冲进树林,希望能借助树林的掩护逃脱追兵的追捕。
骑兵们追到树林边缘,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他们望着那片幽暗的树林,心中有些犹豫。树林中地形复杂,树木丛生,很容易隐藏敌人,贸然进去可能会陷入敌人的埋伏。
就在这时,石宝率领着另一队骑兵赶到了。他看着眼前的树林,略一思索,便果断地下令:“一部分骑兵绕到树林另一侧,堵住出口,绝不能让黄光跑掉!其余人跟我进去,小心搜索!”
石宝的命令一下,骑兵们立刻分成两队,一队绕到树林的另一侧,另一队则小心翼翼地进入树林。树林中,黄光和他的亲兵们慌不择路,马蹄声在寂静的树林中显得格外响亮。
然而,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梁国的骑兵发现了。一场激烈的交锋随即展开,喊杀声和马蹄声响彻整个树林。黄光的亲兵们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死伤大半。
黄光身中数箭,鲜血如泉涌般染红了他的战袍。他感到自己的力量在一点点地流失,眼前的世界也变得模糊起来。最终,他无力地瘫倒在地上,看着围上来的梁国骑兵,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梁国的将领们并未立刻将他斩杀,而是将他五花大绑地押解回了城中。这一举动让人不禁心生疑惑,难道他们还有其他的打算不成?
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过后,双方都开始统计伤亡情况。据战后统计,宋军方面损失惨重,三十万大军直接战死了十多万人,被俘虏的人数更是高达十万之众,而逃跑的士兵只有几万人,就连他们的主帅也不幸被俘。
相比之下,梁国这边的情况要好得多,一共伤亡了一万多人,其中一部分是轻伤,真正死亡的大概只有五千多人。
梁国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将领们个个喜气洋洋,志得意满。他们高奏凯歌,兴高采烈地回到城中,准备好好庆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