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量子计算机服务(2 / 2)

在陈腾宣布了要提供量子计算机服务之后,这场发布会也正式结束。

网友们上网一搜,发现腾达旗下果然出现了一个量子计算机服务提供平台。

抱着好奇心,大家点进去看了看。

不看还好,一看就被其中的价格给惊到了。

“我去!这个收费也太高了吧?一小时的服务居然要1000元!”

“你没看仔细,1000元只会提供10量子性能的算力,如果要提供100量子性能的算力,就要元一小时!”

“好贵!”

“本来想试着玩玩,现在告辞了。”

“一般的个人用户还真是用不起这个。”

“但是对于一个科研机构来说,这个服务其实还算是便宜的吧?”

“小型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还真未必能受得住这样的费用。”

高昂的收费让想要试试的网友们望而却步。

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尝试的人。

很快就有一位想要蹭量子计算机热的主播,想要尝试一下这个量子计算机服务。

可是点进去一看,却发现自己连怎么使用都不清楚。

好在网站还提供了使用手册。

看个几分钟,大概也能学会该如何使用这个平台。

由于只是随便用用,这位主播只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模拟了一下铁铬合金的性质。

得出来的结果,主播也不是很能看懂。

毕竟这位主播并不是材料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是化学专业的学生。

他只能勉强地看懂熔点这些数据。

好在腾达出品的AI,可以帮助主播分析数据。

一通分析数据之后,主播也得到了一份简单的结论报告。

这番尝试,让这位主播敏锐地察觉到了量子计算机对于材料行业发展的影响。

他虽然不是化学专业的学生,但对于材料的制备也有一定的了解。

那就是但凡想要研发新材料,就必须要靠过往的经验和实验的判断。

过往的经验,来判断制备新材料所需要的大致条件。

再通过具体的实验,将新材料制备出来。

如果新材料的性质不符合要求,那就是失败。

总结失败的经验,再重复上面的步骤。

如果新材料的性质符合要求,那就是成功了。

这样的方法,无疑是非常耗时耗力的。

因为这样的工作不是重复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

很可能要重复几百次,甚至上千次。

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不需要那么麻烦地做实验,只需要将预设的条件输入到这个网站。

再付钱等待一段时间。

这一番简单的操作之后,就可以顺利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可比苦哈哈地做实验方便许多。

事实上他想的没有错。

腾达发布会的影响力,足够让全世界对网络热度有了解的科研团队知道这件事情。

对量子计算机有兴趣的团队,自然会去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