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严文则统兵来援,存人失地尽得之(2 / 2)

乱世纷争下,忠诚是最为不可靠的。

你强,别人就忠。

你弱,别人就反。

既然能发生在刘备身上的事儿,为什么就不会发生在你曹昂身上?

除了上述这些外,还有前线供需的粮草、辎重等,这也是必须考虑好的事儿,别打到最后了,粮草、辎重等调配成问题了,就算前期打赢了,可后期必然会败。

因为你没有余粮,叫底下的将士怎样打?

靠吃土?

别开玩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曹昂的地位与权势稳固,需要曹昂考虑的方面就多了起来,这跟在南阳当太守,那完全是两回事儿了。

“公子!!严文则来了!!”

此等态势下,典满走进正堂,他的衣甲被雨浸湿,在道道注视下,走至曹昂跟前时,抱拳沉声道。

“谁来了?文则将军?”

听到这话的曹彰,此刻却露出惊诧道:“文则将军不是在荆南吗?他怎么会……”

“你听错了。”

一旁的夏侯楙,忙拉着曹彰道,“不是文则将军,是严文则!!”

“严文则?!”

曹彰错愕道:“那是谁啊?!”

“京兆严象,表字文则,记住,人家的姓,是严肃的严,而非阎君那个姓。”

曹昂笑着起身,对曹彰说了句。

“哦。”

曹彰下意识点头道。

曹昂笑笑,随即伸手对典满道:“快去请进来。”

“喏!!”

在典满应诺之际,堂内众人表情各异,很多人都很好奇,此人是谁,居然会叫公子如此重视。

一部三国演义,不知埋藏了多少牛人啊。

瞧见此幕的曹昂,此刻却生出了感慨。

东汉末年这段纷争时期,涌现出的人杰太多了,多到对一些人的记载,几乎全都是寥寥数笔,不仔细了解的话,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察觉到。

别的不提,仅是严象、阎象二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笔误所致,可这就是两个人!!

在原有时间线上,严象,少聪博,有胆智,以此扬名关中,建安初,擢拜尚书郎,袁术僭越称帝,人是一起参与讨袁的,是以督军、御史中丞的身份参与的,因其文武兼备,得荀彧举荐下,曹操拜其为扬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