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布局汉中谋大势,假钱乱益动其根(1 / 2)
针对于赏赐、晋升的探讨和调整明确后,曹昂以征东将军之名,向许都方面呈递了不少奏疏,当然这是仅限于晋升方面的,至于赏赐方面,直接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对外颁布,以叫麾下立功群体的心定下来。
特别是底层将士,他们浴血奋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向上晋升,能够获得对应赏赐吗?
这方面要是拖拖沓沓的,是容易伤到底层将士的心的,那今后再有征战,谁还会拿命去拼杀啊?
也是在这过程中,不少文武开始调动了,等到许都方面的正式任命下来,这一系列安排就算彻底落实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好处就在于此,牵扯到己部的调整与变动,始终是处在大义之下的,是不受任何争议与抨击的。
也是这样,时间来到了三月中。
先前呈递到许都的奏疏,也都分批派发下来了,而在建安六年三月十日这一天,对征东将军府,对曹氏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丞相之印出现了!!!
看到这的曹昂内心是很激动,也很高兴的,这意味着其父在许组建的丞相府,开始正式运转起来了。
这政治寓意太不一般了。
继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掌握住大义后,于汉室中枢层面,曹操实现了大权独揽,这对于麾下的整合与凝聚是不一样的。
今后在中枢层面,针对于一些决策与想法,即便是有反对与质疑声,曹操也能通过丞相府推行下去。
别的地方怎样,曹昂或许还不清楚,但在襄阳的征东将军府,荆州牧府的改变,还有在襄阳的诸族,曹昂是很清楚的。
知晓此事的群体,有震惊的,有兴奋的,有高兴的,有……总而言之一句话,分化已在悄无声息间形成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态势会在曹氏所辖之地上演,要么就彻底投效到曹氏门下,打上曹氏的烙印,要么就站到汉臣这一边,看似两者是不冲突的,可实际上并非是这样,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二重君主制。
四世三公的袁氏为何了得?
那不就是门下有无数门生故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