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江东势暗潮汹涌,见孙策遭闭门羹(2 / 2)
夏侯儒沉吟刹那,在心里组织下语言,便对诸葛亮说道:“自建安五年那一战,江东方面落败后,江东就爆发了一场冲突,这场冲突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孙策将老巢从吴郡迁移到了秣陵,且孙策还聚拢人手,在湖熟西北一带修筑新城。”
“如今富春孙氏实控的地方有哪些?”
诸葛亮讲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夏侯儒如实道:“据今下探查到的,富春孙氏实控之地在吴郡与丹阳两郡以北,这说起来还要得益于周公瑾当初的决断,把广陵郡借给了刘玄德,而其则迁大批人口南渡,继而在吴郡一带兴军屯,而孙伯符则有样学样,命人在丹阳一带兴屯。”
果然。
诸葛亮双眼微眯,虽说他此前未曾去过江东,但是对于江东的情况是有所耳闻的,如江东诸族,像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这些个士族豪强,或许在北方不怎么出名,但在江东就不一样了。
他们把持着大量土地和人口,且累世经营的人脉姻亲等,使得他们在江东拥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
这就好比是刘表时期的荆北!
“而在此变化下,孙策先后任命朱治、贺齐、芮良、芮玄等将在吴郡与会稽两郡担任要职。”
夏侯儒继续道:“他们与江东其他将校不同,是专门负责征剿山越各部的,也是有他们各自奔赴两郡扼守要地,采取步步为营之策,使得两郡山越之乱有不小改观,关键是富春孙氏凭此得到不少山越精兵!”
“那其他将校呢?”
诸葛亮抓住了关键,看向夏侯儒道。
“镇守在两郡一应要地。”
迎着诸葛亮的注视,夏侯儒正色道:“配合孙策任命的吴郡、会稽两郡太守,跟上述之地诸族对峙与博弈。”
“在此基础上,孙策命徐琨、孙河、孙韶等人专司吴郡及丹阳北兴屯事宜,这给富春孙氏赢取了底气。”
这个孙伯符不简单啊。
诸葛亮心下暗惊,原以为孙伯符性如烈火,此前遭到那等惨败,肯定是会采取更酷烈的方式,以此来震慑住江东的,未曾想孙伯符居然安排的如此合理。
“孔明不会觉得,孙策有此安排下,江东就真的安稳了吧?”
夏侯儒的一句话,让诸葛亮眉头微皱起来。
很快诸葛亮想到了什么。
“不会是……”
诸葛亮有些吃惊的看向夏侯儒。
夏侯儒点点头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