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曹氏双子星之变,交州之动传襄阳(1 / 2)
处于建安六年的天下,其实是不安稳的,由曹袁之争第二战所引风波与动荡,在诸州各郡皆有对应展现。
在北的冀青兖并四州的战争与冲突,这无疑是最为明显的,除了战场上的种种外,其实在地方的变动也不少。
粮价哄抬是最直观的,其次受战争影响而加剧的土地兼并,又导致大批底层群体破产,继而出现了被迫为佃户,或携带家小流窜……当然上述种种最多的是在冀并等地,反倒是青兖等地,趁此大势在推动军屯、民屯诸策。
曹操成为当朝丞相,提拔人才组建丞相府,最大的好处与优势在逐步具象化,即所定诸策能自上而下推行起来,期间谁敢推诿或拒绝,那必会受到对应严惩。
在丞相府之中最受重视的就是兴屯。
经枣祗、韩浩等人所提所试兴屯之策,后曹昂在南阳、江淮、荆北等地调改,明确了军民两屯之分,在此前逐步调整与完善下,具有谯县曹氏特点的兴屯诸策,得以在所辖各地推广开来。
牵扯到兴屯诸策的,即便是曹昂所辖征东将军府,都要向丞相府定期上呈公函,以确保掌握各地兴屯情况。
跟袁绍所辖地盘最大的不同,固然今岁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使曹操所辖地盘与之毗邻之地,依旧是处在动荡之下,甚至有些地方遭受战争威胁,但在其他地域,特别是曹昂所辖四州之地,是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势在发展,在治理。
现阶段或许体现不出优势,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牵扯到的战争增多了,孰强孰弱就一目了然了。
荆州·襄阳郡。
征东将军府。
“大兄,既然受前线战争的影响,导致诸州各郡治下的粮价,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继而使一些群体主动放出所藏匿的人口,那征东将军府为何不按先前之策严惩这些群体?”
曹植眉头紧锁,言语间透着不理解,“毕竟在此之前,大兄就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向四州牧府、刺史府就明确对应措施,要对治下人口进行登记造册,甚至为了给某些群体保住脸面,还特意强调是受战乱影响,导致了人口的流窜,期间难保户籍凭证出现破损或丢失,故而可在所在郡县重开户籍凭证。”
“征东将军府所定诸策众规,在清查田亩,赋税厘清,整饬水利,整修驰道等方面皆有不小的成效,当然四州治下各郡众县对此出现不少状况,但唯独在编户齐民方面,仅是在流窜的群体取得进展,但牵扯到各地诸族所藏人口却没有太大突破?”
倚着凭几的曹昂,听到曹植所讲种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曹植所讲的这些,代表其真的有在思考。
这是极好的。
他的那帮兄弟,不能只有征战沙场的,也要有参与治政的。
毫无疑问,早慧的曹植、曹冲二人,是具有这方面的潜质的。
“仓舒是怎样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