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这次我豁出去治一治腐败(2 / 2)
办公桌上的铜制台钟指向三点,正是发改委最忙碌的时刻,走廊里传来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
“三天内给我一份可行性报告,包括选址、人员编制、技术方案。” 他想起在东区拆迁时那位白发老太太的眼泪,想起女儿画中那列飞向未来的高铁,“民声总部必须在一个月内试运行。”
杨静匆匆记下要点,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响渐渐远去。
周志高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排队等待办事的民众。
他们中有的拿着皱巴巴的材料,有的抱着熟睡的孩子,脸上写满焦虑。
他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在化安县政府帮老乡办理准生证,整整跑了七趟才盖完章 —— 那时他就想,什么时候能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
手机震动起来,是孔部长的秘书发来的微信:“周书记,部长请您今晚七点到家里吃饭。”
周志高看着 “家里吃饭” 四个字,想起孔部长办公室里那瓶落灰的茅台。
这位老部长在教育部干了一辈子,临退休前却要趟教育腐败这摊浑水,想必也是下了不小的决心。
傍晚六点,周志高的车停在部委家属院门口。
门卫看见红旗车牌,立刻敬礼放行。孔部长家在三楼,老式单元楼没有电梯,楼道里飘着各家做饭的香气。
他刚走到二楼,就听见孔部长的大嗓门:“老婆子,多炒两个菜,贵客来了!”
开门的是孔部长的老伴,系着花围裙:“周书记快进来,老孔在阳台侍弄他的花草呢。”
客厅里摆着老式的组合柜,墙上挂着孔部长和历任领导人的合影。
周志高注意到其中一张照片里,年轻的孔部长站在教育督导团前排,眼神里还有着未褪去的锐气。
“周书记,快坐快坐!” 孔部长穿着家居服从阳台进来,手里还拿着把园艺剪刀,“知道你不喝酒,我让老婆子泡了明前龙井。”
他指了指茶几上的紫砂壶,“这还是当年在教育部老领导送我的,一直没舍得用。”
茶香在客厅里弥漫开来。
周志高看着孔部长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
“孔部长,” 他放下茶杯,“教育基建透明化平台的技术方案,发改委这边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能在那所小学试点。”
孔部长放下剪刀,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周书记,” 他叹了口气,“你知道吗?今天下午陶校长托人给我送了盒极品龙井,说是‘感谢领导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