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夫妻同心斩腐败(2 / 2)

周志高想起那人的案卷,厚厚的一摞里,最早的污点是十年前挪用村集体的电费。

当时的组织考察报告里写着“工作有魄力”,却没人提他常去的那家烟酒行,老板总在背地里说“张副县长的烟钱,从来不自己掏”。

“明天我去部里交接。”周志高把碗放进厨房,水流哗哗地响,“老李他们整理了份年轻干部名单,有个在黑州援建的小伙子,三十岁就带出了三支施工队,当地牧民说他的帐篷总亮到后半夜。”

“纪委收到过举报。”刘晓雅突然说,笔记本翻到某一页,“说他给当地官员送过虫草,后来查清楚,是牧民硬塞给他的,他全捐给了学校。”

她用笔圈出那个名字,“这种干部,就得给机会。”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翻检旧时光。周志高想起刚认识刘晓雅时,她还是检察院的书记员,穿着洗得发白的制服,在法庭上提问时声音不大,却每个字都砸在点上。

那时他在乡镇当副职,处理过一起村干部侵占征地款的案子,是她手把手教他怎么固定证据。

“有个案子得跟你通个气。”刘晓雅的声音沉下来,“西部某省的交通厅长,涉嫌在高速公路项目里收受贿赂。”

“我们查了半年,发现他的提拔过程全合规,就是没人注意,他每次调动都带着同一个工程队。”

周志高的眉头锁起来。

这种“合规性腐败”最棘手,履历表上干干净净,实际却把权力织成了网。

他突然明白组织的深意,组织部要看干部的“显绩”,纪委要查他们的“隐疾”,夫妻二人就像CT机的两个探头,要给干部队伍做全方位扫描。

“明天我让人调他的考察材料。”周志高拿起手机,屏幕上是黑州援建现场的照片,那个年轻干部正背着生病的牧民往卫生院跑,“看看当年是谁推荐的他,有没有连着提拔的‘带病’干部。”

刘晓雅的笔记本上,已经画好了关系图。那个交通厅长的名字在中心,像个蜘蛛,周围连着十几个工程队老板,每个名字旁都标着可疑的资金往来。

“我们发现,他用儿子的名义在海外开了家公司,专门承接配套工程。”她指着其中个名字,“这个老板,是你当年在商务部查处的那个走私团伙成员。”

周志高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三年前那场博弈,那个走私头目宁愿蹲监狱,也不肯供出背后的“保护伞”。

现在看来,那把伞的骨架,远比想象中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