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重回正轨的长福镇(2 / 2)
那时的月光透过窗棂,在账本上投下清白的光。
“让警示教育基地多做个案例。”他对刘晓雅说,目光追着警车消失的方向,“用小李的事给年轻干部上课,告诉他们,第一步踏错了,后面就步步错。”
扶贫车间里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李姐正在教新招来的妇女踩踏板。
墙上的工资表用红笔填得满满当当,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跟着四位数的数字。
“周部长您看这个。”她指着最末行的“集体福利”,“我们商量好了,每月从工资里扣五十块,给镇小学买课外书。”
周志高翻开崭新的图书角照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旁边摆着《长福镇脱贫记》,封面上的老槐树正是眼前这棵。
十几年前,孩子们的课本都是用胶布粘了又粘的,现在的书架上,连绘本都按年龄段分了类。
“酒厂的分红方案定了。”新厂长拿着文件过来,纸页上的红章盖得端正,“百分之六十给村民,百分之三十扩大生产,百分之十留作教育基金。”
他往车间的方向努了努嘴,“李姐她们说,要让长福镇的孩子个个有书读,有学上。”
午后的镇小学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周志高站在教室窗外,看见孩子们正在读课文《我们的幸福生活》,年轻的女老师指着窗外的酒厂说:“那是用我们长福镇的山泉水酿的酒,也是用我们的勤劳和诚信酿的好日子。”
走廊的墙上挂着新贴的奖状,“全县统考第一”的烫金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教导主任说,现在的长福镇,留守儿童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五,父母们要么在酒厂上班,要么在扶贫车间做工,晚上都能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
“周部长,这是新当选的镇委书记。”赵立东带着个穿蓝衬衫的男人过来,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小臂,“田埂同志,之前在南市跟着秦正直市长锻炼过,是村民们投票选出来的。”
田埂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握着周志高的手时用力得能捏出红印。
“周部长放心,”他的声音带着山泉水的清冽,“我爹是老护林员,他教我守山就得护好每棵树,当干部就得护好每个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