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对青市的善后工作(2 / 2)
他的指甲在“滨海区副区长”的名字上反复摩挲,“这小伙子在抗洪时救过三个人,就是性子太直,总得罪人。”
周志高翻开简历,照片上的年轻人晒得黝黑,眼角有块疤,抗洪时被树枝划的。
“把他调到信访局。”周志高在名字旁画了个圈,“让他多听听老百姓的骂声,比在办公室看报告有用。”
青市的老街在午后泛着慵懒的光。周志高跟着群大妈走进巷尾的公厕,瓷砖缝里的污垢结了层壳,洗手池的水龙头滴着水,像在数着流逝的日子。
“周部长您看!”穿花衬衫的大妈往墙上指,“这公厕三年没修,李怀钟的人说‘等着拆迁’,结果拆了三年还没动静。”
她突然抹起眼泪,“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半夜起夜摔了好几个。”
周志高的手指抚过剥落的墙皮,指尖沾着层灰。
他想起长福镇的公厕,老书记带着干部们每周冲刷,说“厕所干净了,人心才能干净”。
而这里的污垢,像层痂,掩盖着多少被忽略的诉求。
“下午就让施工队来。”周志高掏出手机,直接拨给住建局局长,“用最好的瓷砖,最快的速度,经费不够从我的办公费里扣。”
他望着大妈们惊喜的眼神,突然觉得那些积攒的委屈,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出口。
施工队的轰鸣声惊动了整条街。
周志高蹲在墙角,看着工人更换水龙头,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往他手里塞了颗糖,说“妈妈让我谢谢叔叔,以后再也不用憋尿了”。
糖纸在指间发出清脆的响,周志高突然想起周洛汐小时候,也是这样往他口袋里塞糖,说“爸爸吃糖就不累了”。
此刻的甜味从舌尖漫到心里,比任何政绩都让人踏实。
傍晚的渔民夜校里,周志高正给二十多个老人讲维权法。
投影仪上的字打得特别大,他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生怕后排的老人听不清。
“遇到宰客就打这个电话。”周志高往黑板上写着举报热线,粉笔灰落在他的肩膀上,像落了层雪,“记住,你们的钱是汗珠子摔八瓣换来的,一分都不能让人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