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这样的同志得给更大的舞台(1 / 2)

肖市的晨雾还没散尽,周志高站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台阶上,看着穿校服的孩子给执勤交警递热豆浆。

玻璃门里,俞虎友正帮外地商户调试电子屏,刘成蹲在地上,用粉笔给早餐摊画新的停车位,粉灰在他锃亮的皮鞋上落了层白。

“周部长,再尝尝这糖糕。”刘成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滚烫的甜香混着芝麻味,“张大妈凌晨三点起的面,说您今天走,得让您带点肖市的味道。”

周志高咬了口糖糕,糖浆烫得舌尖发麻,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火炉。

他想起三天前在夜市碰到的新疆大叔,非要往他包里塞囊,说“自家烤的,比面包顶饿”。

这些带着温度的食物,比任何汇报材料都更能说明肖市的人心。

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厅里,“新肖市人”积分落户的公示栏前围满了人。

四川来的抹灰工老王正用手机拍自己的名字,皱纹里的笑像朵绽开的菊花:“俞书记,我家娃能上重点小学了?”

“不光能上学,”俞虎友往公示栏上贴了张红色五角星,“你见义勇为加的二十分,够换张免费体检卡,带嫂子也去查查。”

他的钢笔在登记本上划着,笔尖的墨水染蓝了指甲缝。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公示栏最末行,有个名字后面标着“特殊贡献”。

刘成说那是位湖北来的医生,疫情期间在方舱医院连续工作了五十天,肖市破例给了他全家落户资格。

“这些同志,”周志高的声音里带着些微哑,“比某些钻空子的干部强百倍。”

他想起青市的李怀钟,用假学历混进体制,而这里的外来人才,凭着实打实的贡献赢得了尊重。

离开服务中心时,菜市场的张大妈追了出来,竹篮里装着袋刚摘的青菜:“周部长带路上吃,自家种的,没打农药。”

她往俞虎友肩上拍了拍,“俞书记常说,您是龙国的福星,走到哪哪亮堂。”

周志高把菜篮递给老郑,指尖触到张大妈粗糙的掌心,突然想起长福镇的老槐树。

那些年收到的土产堆成了山,老书记说“这是老百姓给的勋章,得用良心接着”。

夜市街的商户们听说周志高要走,自发在街口摆了长桌。

烤冷面的退伍兵端来刚出锅的蛋炒饭,服装店老板拎来件新衬衫:“周部长穿这个精神,料子是本地纺织厂出的,结实。”

穿旗袍的导购抱着套童装,红着脸往周志高手里塞:“给孩子的,肖市的小棉袄,暖和。”

她身后的商户们排着队,手里的礼物堆成了小山,像座温暖的堡垒。

“大家的心意我领了。”周志高往每个人手里回赠了本《基层工作手册》,扉页上写着“为民服务,不分本地外地”,“但东西得留下,你们的诚信经营,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退伍兵突然立正敬礼,声音洪亮得像吹哨:“周部长放心,我们保证不缺斤短两,不坑蒙拐骗!”

商户们跟着喊“保证”,声浪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在晨雾里划出清亮的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