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黑丘山之盟(二)(1 / 2)

趁着赵胜铺展地图的时候,贾琏道:

“建州我大魏肯定是要收回的,并且还要在此地常年驻军。

不过我也说过,只要尔等无条件投降,我就会给你们一条生路。

眼下我给你们两个选择。

要么你...

贾琏自御书房出来,已是午后时分。他未回府,径直前往兵部衙门,召集心腹将领,商议调兵遣将之事。山东局势已急,江南亦不可掉以轻心。他深知,若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南北两处乱局平定,朝中旧臣必会趁机作乱,届时三皇子年幼,恐难以镇住局面。

兵部衙门内,气氛凝重。众将列席而坐,皆知事态紧急,不敢怠慢。

贾琏端坐主位,目光如炬,缓缓开口:“山东李节度使麾下三将已率兵围攻豪族府邸,意图清除朝廷势力。江南方面,探春虽已击溃周党残余,然江南豪族与山东暗通,南北呼应,恐有大乱。诸位,本官命你们即刻调兵,山东、江南两处各遣五千精兵,务必半月之内平定乱局。”

一名将领起身拱手道:“二爷,五千兵士虽精,然若南北同时用兵,兵力恐有不足。是否可从京畿调兵?”

贾琏摇头道:“京畿乃重中之重,不可轻动。我已命人调拨北疆三千精骑南下,另调南军五千北上,务求两处皆有重兵镇压。”

众将皆知贾琏素来行事果断,当下不敢多言,纷纷领命。

贾琏又道:“此外,命人严密监视朝中旧臣动向,若有异动,立刻上报。凡与江南、山东豪族有书信往来的,一律记录在案,待时机成熟,一网打尽。”

众将皆凛然应命。

议事毕,天已近暮。贾琏起身,对身旁亲信道:“即刻命人将密令送往山东、江南,不得有误。”

亲信应声而去。

贾琏步出兵部衙门,夜风微凉,他抬头望天,只见星月无光,心中隐隐不安。他知道,自己已将朝中旧臣推至对立面,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

他未回府,径直前往东宫,求见三皇子。

三皇子尚在宫中,听闻贾琏到来,立刻召见。

贾琏入殿,单膝跪地:“殿下,臣已命兵部调兵遣将,山东、江南各遣五千精兵,半月之内,必有结果。”

三皇子年幼,然神色沉稳,点头道:“贾大人辛苦了。只是……朝中大臣,是否已有异动?”

贾琏沉声道:“已有数人与江南、山东豪族有往来,臣已命人监视,待山东、江南局势稍定,便可一网打尽。”

三皇子沉默片刻,忽而低声问道:“贾大人,你可曾见过父皇最后一面?”

贾琏一怔,随即答道:“回殿下,臣奉命守在御前,陛下最后一刻,臣在场。”

三皇子眼圈微红,声音低哑:“那……父皇可有留下什么话?”

贾琏神色微凝,缓缓道:“陛下临终前,只说了一句:‘社稷为重,太子年幼,需良臣辅佐。’”

三皇子听得此言,眼中泪光闪动,良久才道:“父皇……他……”

贾琏静静跪着,未再言语。他知道,自己所言虽非全然属实,然此刻,稳定三皇子之心,比什么都重要。

半晌,三皇子才缓缓点头,道:“贾大人,你便放手去做吧,若有需要,尽管调兵遣将,本宫予你全权。”

贾琏拱手应命,随即起身,对身旁太监道:“速召诸大臣入宫议事。”

不多时,众大臣齐聚御书房,贾琏立于殿中,朗声道:“山东局势已危,若不速速平定,恐天下震动。今陛下驾崩,太子年幼,社稷危矣。臣奉太子之命,全权处理军务,凡有异动者,可先斩后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