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周文(2 / 2)

罗永浩的脸却很难看,他苦涩道:“别说建厂了,镇里每年拨的扶贫款连修村委会漏雨的屋顶都不够,还搞加工厂?”

肖北没接这话。

这个扶贫资金的事情很复杂,去年江北省级财政的专项扶贫发展资金1000 万元分配到玄商市各县区,同为贫困县,木兰县分了339万,而比木兰情况差的多的宁零县却只分到了40万。

宁零县下辖14个乡镇,每个乡镇又平均下辖40个左右的行政村。

可想而知就算平均分配,分到每个村里能有多少钱。

更何况这个资金肯定不会平均分配,每层经手机关捋下来一层,恐怕到村里就几块钱了。

但肖北此时却还是借机问了一个问题,“罗永浩同志,县委县政府前段时间明确要求,要求基层党政机关把每一笔资金流向,全都在村委会大门口贴上告示,公开每一笔资金去向,为什么我在来的时候没见到小罗村的告示呢?”

罗永浩愣了一下,虽然通知他确实是接到了,但是对于上面的通知,尤其是没有好处没有油水的通知,他一律是视而不见的,爱谁谁,反正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检查了,路过的领导都不愿意下车。

但他反应很快,“已经让村里会计在着手办了,但是时间太紧,这个月肯定来不及了,想的是从下个月开始。”

肖北却不接他的话,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罗永浩的建议可以说跟全国百分之99的乡镇长甚至是县长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想搞种植,搞产业,搞加工厂。

这个建议听起来非常合理,

但是真正成功的有几个?

这种项目,本身就是面子工程,建成以后还需要找销路、搞宣传、运营维护等等,非常非常麻烦,而镇领导和县领导,建成以后拍拍屁股走了,后续谁管你?

只能是半死不活的运行着,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就像临县的草莓种植园一样,占地也是几百亩,建成的时候市领导都来剪彩了,到现在三年过去了,种植园成天大门紧闭,里面全是荒地。

但是丝毫不影响当时促成此事的县长进步,人家现在都是副市长了。

肖北可不想搞这种面子工程,他是想要切切实实帮老百姓脱贫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