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黑幕(2 / 2)
最触目惊心的是对补贴银两的瓜分。名义上每年五百两的最高补贴,实际到学生手中的不足一半:
申请环节: 负责审核的学官要抽三成。恩辛巴说:"管补贴的周教授明码标价:一百五十两'手续费'..."
发放环节: 礼部官员要"漂没"两成。阿列克谢交代:"每季度领补贴时,户部的小吏直接扣下一百两,说是'损耗'..."
监管环节: 都察院的巡察御史也要分一杯羹。松平信义颤声道:"每年都有御史来'巡查',我们都要凑份子送上'车马费'..."
"好一个'考牙专送'!好一个'漂没'!"王锦天怒极反笑,手中的绣春刀猛地劈在审讯桌上,木屑飞溅,"把这帮蛀虫的名字都给本王记下来!一个都不许漏!"
随着审讯的深入,锦衣卫很快绘制出一张惊人的关系网:
考牙专送的实际控制人:竟是原礼部尚书的小舅子!这个跨国腐败网络的神经中枢,就藏在南京城最繁华的秦淮河畔!
各大学堂的涉案人员:上至校长、下至门房,几乎人人有份。
京师大学校长李敏哲一人就收受"推荐费"逾十万两!
朝中的保护伞: 更令人震惊的是,前内阁的管家,竟定期从考牙专送收取"分红"!
"本王要立即面圣!"王锦天霍然起身,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这已经不单单是学政腐败,这是动摇国本的蠹虫!"
当这份沾着血泪的供词呈递到光武帝案头时,年轻的皇帝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将茶盏摔得粉碎:
"查!给朕一查到底!无论涉及谁,绝不姑息!"
一场席卷全球的大清洗就此展开:
考牙专送全球据点:被锦衣卫缇骑连夜捣毁,账册查抄。
各大学堂涉案官员:全部锁拿下狱,家产充公。
朝中保护伞:原礼部尚书被当天捉拿,押赴诏狱严审。
诏狱的刑房里,灯火彻夜通明。王锦天端坐在太师椅上,面前跪着的正是原礼部尚书崔明远。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的二品大员,此刻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囚衣,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诏狱特有的霉味。
"崔大人,"王锦天把玩着一枚象牙腰牌,声音冷得像冰,"这上面刻着'考牙专送'四个字,是从你小舅子身上搜出来的。说说吧,一个五品主事的小舅子,是怎么把生意做到四大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