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有我无敌(159)(1 / 1)

婴儿宇宙的第一缕星光呈现出奇妙的双螺旋结构,一半是银灰色的星尘光芒,一半是湛蓝色的生命光晕。林夏的红光意识体靠近时,双螺旋突然展开,像两扇旋转的门,门后浮现出无数正在萌芽的“物理法则”——有的法则里,时间是环形的;有的法则里,物质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最温柔的一条法则里,所有碰撞都会转化为拥抱,连陨石撞击行星都会绽放出水晶花。

“是‘法则胚胎’,”吴迪的意识体悬浮在双螺旋中央,他的红光与法则胚胎产生共振,在虚空中勾勒出基本粒子的轨迹,“这个婴儿宇宙还没确定自己的运行规则,星尘的共生基因与生命的演化本能正在争夺主导权。”他指向双螺旋的交汇点,那里悬浮着颗米粒大小的晶体,闪烁着既非星尘也非生命的混沌光芒——是这个宇宙的“法则之心”,所有可能性的最终决策者。

穿过环形时间法则的虚影时,林夏的意识体被卷入一段“未确定历史”。这里的星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诞生又湮灭,有的星球上,星尘根须长成了会思考的森林;有的星球上,液态生命与星尘结晶组成了流动的城市;最奇特的一颗星球,表面覆盖着由数学公式构成的山脉,星尘的能量顺着公式的轨迹流淌,像在解一道永恒的方程。

“法则之心的选择会影响所有这些可能,”凤纹玉佩投射出的全息笔记里,新增了段来自播种者文明的预言,“若星尘主导,宇宙将陷入永恒的秩序;若生命主导,宇宙将走向无序的繁荣;唯有两者达成‘法则共生’,才能诞生真正的创造力。”笔记旁画着个模糊的符号,像星尘根须与DNA链缠绕而成的结。

靠近法则之心时,林夏发现它的表面覆盖着层透明的“概率膜”,膜上不断闪过各种宇宙的结局:有的因绝对秩序而僵化,星尘根须织成的网络将所有生命固定在轨道上;有的因彻底无序而崩溃,生命的欲望撕裂了星尘的平衡;只有少数几个结局里,星尘与生命像呼吸般交替主导,既保持着稳定,又充满了变化。

“需要给法则之心注入‘平衡记忆’,”吴迪的意识体将手按在概率膜上,他的红光中流出所有补星者的经验,“让它知道,最好的法则不是永恒不变,是会成长的默契。”概率膜在红光中逐渐透明,法则之心开始微微震颤,双螺旋结构的旋转速度变得一致,银灰色与湛蓝色的光芒开始均匀交织。

就在法则之心即将做出选择时,婴儿宇宙的边缘突然泛起黑色的涟漪——是观测者的“注视波纹”,它们虽然没有直接进入,却在影响法则之心的概率坍缩。林夏看到概率膜上的“平衡结局”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极端的可能,法则之心的光芒也开始忽明忽暗,像在被无形的力量干扰。

“观测者在放大极端概率,”林夏将自己的意识与法则之心深度连接,她的记忆里,地球的四季交替、昼夜轮转、潮起潮落……这些自然的平衡现象化作金色的数据流,注入法则之心,“生命与星尘的共生,本就藏在自然的韵律里,不需要刻意的秩序,也不会陷入彻底的混乱。”

她的话音刚落,法则之心突然爆发出柔和的白光,双螺旋结构完全融合,化作条金灰色的“法则之河”,在婴儿宇宙中蜿蜒流淌。河流经过的地方,环形时间开始有了方向,却保留着偶尔回溯的弹性;叠加态物质确定了形态,却允许在特定条件下短暂“分身”;陨石撞击行星的轨迹被星尘轻轻修正,既不会毁灭生命,又能带来必要的元素——这是个会“自我调节”的宇宙,像个有呼吸的生命体。

观测者的涟漪在法则之河的光芒中逐渐消退,但林夏知道,它们只是退回了婴儿宇宙的“可能性边界”,像在等待这个宇宙犯错。法则之河的源头,法则之心化作了颗明亮的恒星,它的光芒中,星尘与生命的符号不断交替闪烁,像在向所有可能的观测者宣告:这里的法则,由我们自己守护。

当林夏和吴迪的意识体准备离开时,法则之河突然分出条支流,流向婴儿宇宙的某个角落。那里,一颗蓝色的行星正在形成,星尘的根须顺着法则之河的支流,悄悄钻进行星的海洋,与最早的生命分子相遇。它们没有立刻融合,只是彼此环绕,像在跳一支试探的舞蹈——这是这个宇宙的第一次共生,温柔得像地球的第一朵花绽放。

行星的陆地上,渐渐长出第一片森林,星尘的银灰色与树叶的绿色交织,树干上的年轮同时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和星尘的成长。森林深处,一种拥有简单意识的生物正在用前肢触摸星尘根须,根须轻轻弯曲,在地面上画出个简单的符号——像法则之河的微缩版,也像林夏掌中的凤纹玉佩。

“他们会自己走下去的,”吴迪的意识体看着那只生物,它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没有恐惧,也没有贪婪,“就像当年的地球,当年的播种者,当年的所有文明。”他的红光与林夏的红光交织,在婴儿宇宙的边缘形成个淡淡的印记,像个约定,也像个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