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姑姑病了(1 / 2)

从黄老的家里面出来,王维没有第一时间就跑到南花厅去给什么公主看病。

他先是找来七应的人,让人将韩家的所有资料搜集一下,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就这么明目张胆的过去。

病不叩门,人家都没来求着自己看病,就这么上门去太掉身价了。另外,对于那些急需自己上门看病的人来说,必须要人过来请。才能很为难的登门给出个诊。不然你就是立刻就病死,也没那个医生自找没趣的主动跑上门去给病人看病。这叫身份也叫做医生的自我修养。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医不叩门没了解清楚对方病情,轻易登门有可能适得其反,治不好别人的病也会让人看低了自己。所以一般中西医都会选择无视。

“我又没让你治,你跑来干什么?”

所以,王维也没去南花厅,而是直接拐了弯去古云生那里坐坐去,有几天没见到老爷子了。

还没进门,隔着老远就看到古辞堰手里捧着一个盒子,低着头看着里面的东西,时不时地摸出来一个,琢磨半晌又放回去。

“呦,辞堰你在干什么?”

古辞堰从盒子上移开目光,看到王维过来,小脸上立刻露出一抹开心的微笑。“叔儿?你咋来了?”

王维凑近了一看,发现古辞堰手里的盒子中都是一些陶片或是瓷片,就知道他在干什么了。

“你能分辨出几种?”王维索性就坐在古辞堰的身边,看着他手里的盒子问道。

古辞堰手里的盒子中的陶片或是瓷片,是一种锻炼眼力和手感的断片,这是古玩行里练习日常眼力和手感的东西。

像古云生这样的大家,必须要接触各种瓷器古玩,而这种摸牌的方式能够让初学者很快掌握瓷器的历史知识和手感,从而辨别这都是什么年代的瓷片,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如何判断和精准的拿捏。

作为古老的大弟子,王维其实对这些也是家常便饭,古云生教了王维半年多了,也跟古辞堰一样需要摸牌,只有手搞对了才能正确判断出每一个瓷器的年代和价值。

“这个是清朝晚期的应该是民国初年,该是由景德镇烧成的外销瓷的一种。”王维拿起来一片瓷器碎片,瞅了一会就说道:“这一片应该是一个胆瓶上底托的一部分,按照花纹来看烧制的时间不够质地有些松散,温度也不够所以看上去胎脂有些散,应该是民窑里面的东西,不值钱的玩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