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口碑崩塌?(2 / 2)

全然忘记了刚才尖叫声最大的,就是她自己。

"你们玩,我当后勤部长。"

徐谨言只是笑着把侄子举高了些。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傍晚的焰火如同满天星雨一般洒落在灰姑娘城堡的尖顶上。

"哥,下周还能来吗?"

小妹意犹未尽地拽着徐谨言的胳膊。

"你这丫头!

玩疯了是不是?

没看你哥抱孩子陪我们站了一天,什么都没玩。。。"

徐母一边整理被风吹乱的衣领一边数落着。

“从来没想到这世界上有这么好玩的公园。”

嫂子接过徐谨言怀里已经熟睡的小侄子。

对今天完美的一天给出了五星好评。

“走了,该回家了。

天都黑了。”

当烟花秀结束,徐母率先随着人流朝着出口走去。

“老板,按照你的吩咐买的报纸。”

坐在车上后,亨利递来一叠报纸。

徐谨言扫了一眼,是纽约时报。

头条赫然是,黄石1883:被误解的西部史诗。

随手打开头顶上的照明灯,开始阅读了起来。

当全美观众沉迷于对ABC新剧的苛责时,我们是否忘记了伟大的西部片从来都需要时间沉淀?

黄石1883首集展现的正是经典作品特有的耐心与厚重。

那些抱怨火车戏冗长的观众,可曾注意车厢里六个女人分别代表着西部拓荒史上真实的移民群体?

当德国新娘颤抖着说出我只会做黑麦面包时,这分明是对文化冲突的精妙刻画。

而达顿夫妇关于瓷器的争执,恰恰展现了文明与荒蛮的永恒博弈。

制作团队对历史细节的考据令人肃然起敬。

从女士裙撑的鲸骨数量到火车煤油灯的光晕大小,这种严谨态度在当今电视界实属罕见。

至于被诟病的莓果酱对话,或许就是未来某一集中里发现所埋下的伏笔。

当不少人诟病那长达半分钟的落日时,是否会想起文学大师徐在原着中大段描绘那些辽阔的落基山脉画面。

或许,我们应该给这部由ABC投资了两千万美刀巨资所拍摄出来的文学巨着,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在笔者看来,ABC不是在拍又一部快餐式西部剧,而是在编织一席需要细品的文学锦缎。。。

“看上去这份报纸对黄石的感官不错。”

一旁凑过来一起看着报纸的小妹,发表了她的看法。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纽约时报收了ABC的钱?”

徐谨言苦笑着摇摇头,指了指报纸上面报刊名。

“还能这样?”

小妹瞬间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