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拒绝、说服(1 / 2)

说到这里,陈安顿了顿,目光直视着徐峰:

“但是,如果,我说如果我加入军方科研项目呢?以我现在的资历,我有可能成为新项目的负责人吗?”

徐峰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的神情。他心里清楚,军方科研项目向来竞争激烈,对于负责人的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他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

“这个,这个确实需要再综合考量。不过,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的!你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要服从集体利益,要以大局为重。”

陈安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呵呵,徐局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要的是在科研上的决定权,这绝不是考虑个人利益。

你也知道,科研的方向和思路千千万,每一种方向都需要经过严谨的论证,还有大量的实验来验证。

有时候,为了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可能要做千百次实验,才能取得那么一点成果。

如果我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科研方向上没有决定权,我人年轻,又没有足够的资历,那就很可能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之中。

今天这个提出一个意见,明天那个专家又提出一个不同的看法,大家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样一来,项目就会停滞不前,有可能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都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这样子,即使我进入了军方的科研项目,也可能会是另一个伤仲永的例子罢了,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和国家的资源。”

徐峰眉头越皱越紧。他不得不承认,陈安说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陈安见徐峰没有打断自己,便继续说道:

“而目前我在红星轧钢厂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在那里,我有一定的自主权,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和人力进行我认为对的研究。

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项目,不用担心受到过多的干扰和阻碍。

这样,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峰听完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心里清楚,科研的事情毕竟和武术不一样,武术可以通过一场比试就能明显分出胜负,但科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时候,不到成功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在这点上,刘部长和他之前确实考虑得有些欠妥,虽然渴望人才,但揠苗助长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一想到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从自己眼前溜走,徐峰的心中还是一阵难受。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陈安一直留意着徐峰的表情变化,看到他有所动摇,心中不禁一喜。

他趁热打铁,再次说道:“徐局长,我有一个方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徐峰抬起头,好奇地问道:“什么方案?说来听听。”

陈安自信道:“那就是,我们可以进行军地技术合作。部里如果有什么特种钢材的需求,完全可以向我们研究所提要求,我们负责研发工作。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防事业做贡献,又能继续在现有的岗位上深耕细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接下来,陈安坐直身子,开始详细介绍起他的方案。

“徐局长,其实啊,很多军事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钢铁技术的有力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