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要干就全干了(2 / 2)

有些狭隘就过不去,卡在那动不了。

再到下一代,每个孩子从小读书明里且走出大山去看过外边的世界了。

或是通过其他渠道看过外边的世界了,文明覆盖了穷山恶水。

便再无穷山恶水。

朝廷也一样。

中生代的朝臣都读过书,都感受到了新气象,可骨子里,多多少少还是被以前的风气习俗甚至是家庭因素桎梏着。

时代进步需要过渡,朝廷改制也需要。

老一辈的人足够有些但眼光确实有局限,而且自战乱之中起势的人在安定之中有时候会辨不明方向。

这是老一辈的弊端,要走新路,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对了就大步往前走,错了就退回去从头来。

所以大宁的初代内阁,注定了就是为新人提供基础的垫脚石。

老臣们是过度,中生代的也是过度,最终能让内阁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叶无坷这代人,以及叶无坷之后的每一代人。

但这又不是绝对。

陛下确实废掉了宰相专权的制度,那首辅呢?

内阁只有一位首辅,有几位次辅,其他的都是辅臣,这样等级森严之下,首辅还是拥有绝对话语权。

那改制便不成功。

但若没有首辅,众皆平等,朝廷制度又会松散,无法团结,必会内斗。

身为从二品大员,叶无坷坐在那听着朝臣和陛下在议论这些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

他又觉得在这个时候自己有些无力。

这时候他感觉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抬头看了看,见是太子殿下。

太子的眼神里似乎是想告诉叶无坷,想到了什么就可直言。

而此前已经由陛下主持朝臣议定可以开府的二皇子,也把目光投向了叶无坷。

两个年轻皇子的目光,粗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

太子是要鼓励叶无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二皇子的眼神粗看也是如此,但其中隐隐约约的好像还有些规劝的意味。

一个是放心大胆说,一个是说能说的不能说的别说。

可叶无坷从来都是个愣头青。

“叶无坷。”

此时皇帝也注意到了叶无坷脸色上的变化。

“走神了?”

皇帝笑问。

叶无坷起身回答道:“陛下,臣刚才确实有些分神。”

皇帝问:“这么重要的场合议论这么重要的事,你若说不出想到了什么比这还重要的,那朕就只能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