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切断链接(1 / 1)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光潮终于平息。王伯躺在矿洞入口处,身上覆盖着厚厚的发光苔藓,如同盖上了一层神秘的毯子。老人的胸口还在起伏,每一次呼吸都让周围的晶体明暗交替,仿佛在与大地进行着生命的交流。

白泽摇着尾巴蹭凌霄的手心,毛发间的荧光已经褪去,只留下枫叶形状的淡金色印记。苏芮捧着那盆从温室抢救出来的蓝铃草,花瓣里的光球正缓缓收缩,露出中央那枚米粒大小、酷似心脏的红色晶体,仿佛是这株植物的生命之源。

陈教授的团队在矿脉深处有了惊人发现。被炸开的矿道尽头,裸露的岩壁呈现出完美的螺旋结构,数以万计的发光晶体沿着旋臂排列,如同银河系的微缩模型。而在最中心的位置,半透明的岩层里嵌着块篮球大小的紫水晶,里面封存着某种正在缓慢搏动的银白色物质,仿佛一颗沉睡的星球核心。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结构。” 年轻的女助手推了推眼镜,声音因激动而发颤,“这些晶体的排列方式,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的数学规律。” 她的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叹不已,仿佛触摸到了宇宙的奥秘。

凌霄望着那块悬浮在特制容器中的银白色物质。它在磁场中微微震颤,表面不断浮现又消散的纹路,竟与老林笔记里绘制的星图完全吻合。苏芮突然轻轻 “啊” 了一声,指着容器内壁凝结的水珠 —— 那些水珠正自发聚成小小的漩涡,如同一个个微缩的星系。

王伯在三天后醒来。老人说自己做了个漫长的梦,梦见穿着兽皮的先民在矿脉旁祭祀,梦见蒸汽机轰鸣着剖开山体,梦见无数发光的粒子从地底升起,在夜空凝结成星座。

“先民们叫它‘地脉之心’。” 老人坐在茶馆的藤椅上,白泽温顺地趴在他脚边,“他们从不深挖,只在月圆之夜采集表层的晶体。”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先民智慧的敬佩,仿佛在告诫后人要敬畏自然。

深秋的冷雨接连下了半月。矿场的荧光在雨雾中显得格外柔和,那些变异的植物不再疯长,而是与周围的草木渐渐融合。科学家们在 “地脉之心” 周围检测到稳定的能量场,这种能量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净化水体,仿佛是大地给予人类的馈赠。

雨停那天,凌霄在茶馆门口发现了奇怪的脚印。三趾的印记从矿洞一直延伸到木屋,每个脚印里都盛着荧光液,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王伯认出这是古籍中记载的 “麟趾”,传说只有大地祥和之时才会出现,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认可。

苏芮将那些发光的脚印拓印下来,贴满了茶馆的墙壁。艺术家们据此创作了新的画作,画中既有现代的木屋茶馆,也有远古的祭祀场景,中间则是正在发光的矿脉,仿佛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

冬至前夜,所有的荧光突然熄灭。矿场陷入从未有过的黑暗,连 “地脉之心” 都失去了光泽。陈教授的仪器显示能量场完全消失,团队里有人开始收拾设备,准备接受这个奇迹的终结,仿佛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再等等。” 凌霄拦住他们,目光投向矿坑深处。白泽正对着黑暗呜咽,尾巴上的枫叶印记却在隐隐发光,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子夜时分,第一缕微光从 “地脉之心” 透出。紧接着,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所有的晶体依次亮起,这次不再是单一的绿色,而是呈现出彩虹般的七彩光芒。那些曾经钻进生物体内的荧光粒子,此刻都变成了小小的光源,让奔跑的孩子、酣睡的犬只、甚至茶馆的木柱,都散发着柔和的光晕,仿佛整个矿场都变成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陈教授的惊呼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的屏幕上显示,这种新的能量场正在与地磁场产生共鸣,形成一道覆盖整个山脉的能量屏障。监测数据表明,屏障内的空气与水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善,仿佛大自然正在进行一场自我净化。

王伯在晨光中开始了新一天的讲解。老人的声音比往常洪亮,当讲到那些七彩的矿脉时,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笑意:“你们看,大地不仅原谅了我们,还把最珍贵的宝藏拿出来分享。”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恩,仿佛在赞美着大自然的慷慨。

凌霄和苏芮在茶馆里添了新的茶品。用七彩矿泉冲泡的野茶,会在杯中绽放出小小的光花,入口先是清苦,回味却带着甘甜,仿佛人生的滋味,苦尽甘来。有游客说这茶喝下去通体舒畅,连多年的老毛病都减轻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专程来此品茶,感受这份来自大地的馈赠。

开春的时候,地质队在山脉另一端发现了新的矿脉。这次没人提议开采,陈教授带着团队在那里建起了观测站。当地的孩子们给新矿脉起了个名字 ——“星星的摇篮”,他们相信那里也沉睡着无数星辰,等待着被温柔唤醒,仿佛在延续着矿场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