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明出兵,李成桂撤退(1 / 2)

隆武五年,八月金秋,天高气爽,辽阳城外的原野上,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却也吹不散即将燃起的战火硝烟。

这一日,阳光洒在二十万大明的铁骑与步卒之上,铠甲闪烁,旌旗蔽日,徐达与常遇春两位名将并肩而立,他们麾下的大军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伸展,准备吞噬前方的挑战。

张无忌身着龙袍,立于高台之上,身旁紧随着年幼却英气勃勃的太子张昊。

太子眼中闪烁着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随着一声号令,鼓声雷动,号角长鸣,为出征的大军奏响了壮行的乐章。

张无忌高举起手中的酒杯,声音浑厚而坚定:“我大明勇士,今日出征,定要扬我国威,护我河山!”

言罢,他将酒一饮而尽,随后亲手将一杯酒递给了徐达,那酒中不仅蕴含着对胜利的渴望,更有对将帅的信任与重托。

徐达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转身面向大军,高声宣誓:“陛下,臣徐达在此立誓,定将率领我大明儿郎,以雷霆万钧之势,将高丽大军彻底赶出国境,恢复我边疆安宁!”

声音回荡在辽阳城上空,激励着每一位战士的心。

张无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霸气的笑容,目光如炬:“不仅要赶走他们,更要跨过鸭绿江,生擒高丽王,朕要让他在紫禁城的金銮殿上,为我大明将士跳舞,以彰显我大明之威!”

这番话,不仅是对徐达的期许,更是对大明帝国无上荣耀的宣告,让整个军阵中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徐达深深鞠躬,语气坚定而充满信心:“臣徐达,定不负陛下所托,誓死完成任务!”

言毕,他缓缓起身,大手一挥,如同指挥着风暴的舵手,示意大军启程。

二十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如同潮水般涌动,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震撼天地的战歌。

辽阳城外,高丽大将李成桂早已率五万精兵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大明强敌的忌惮,也有保卫家园的决心。

两军对峙,箭在弦上,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决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开序幕。

秋风中,战旗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荣耀与牺牲,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缓缓向前滚动。

一个月后,秋风萧瑟,辽阳城外的旷野上,二十万明军如黑云压境,铁蹄轰鸣,尘土飞扬,气势恢宏地逼近了这座古老的边城。

李成桂,这位高丽的智勇将领,立于辽阳城外中军大帐之上,目光穿透重重军阵,心中暗自盘算。

他知道以手中现有的兵力与大明这支精锐之师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消息如寒风般迅速传遍全军,李成桂的神色凝重而决绝,他缓缓举起手中的令旗,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在秋风中回荡:“即刻撤军,退回鸭绿江边,固守待命,同时急书高丽王,请求退兵。”

明军大营内,徐达与常遇春并肩立于帅帐之外,望着高丽军队如潮水般退去,脸上均露出了错愕之色。

夕阳的余晖洒在二人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也似乎在诉说着这场未战先退的遗憾。

常遇春摇了摇头,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惋惜:“老徐,你我本已胜券在握,这军功眼看就要到手,却被李成桂这一手弄得云里雾里,咱们这趟东北之行,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徐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那笑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深邃。

“老常啊,你莫要急躁。

临行前,陛下曾密令我们,此番北征,不仅要彰显大明威仪,更要将高丽王亲自生擒至金銮殿,让他在万民面前献上一场前所未有的舞蹈,以示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