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大同庆功宴,张兴祖的泪水(2 / 2)
声音哽住了,再也说不下去。
张无忌闭上眼睛,那些数字在他脑海中化作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他想起行军途中那些向他欢呼的士兵,想起城墙上那些浴血奋战的身影。
胜利的代价竟如此沉重。
"徐将军。"张无忌转向徐达,"此次大同保卫战,我军总计折损多少将士?"
徐达起身,铠甲发出沉重的碰撞声:"回禀陛下,自出师以来,共阵亡将士二万七千六百四十三人,伤者不计。"
每一个数字都像重锤敲在张无忌心头。
他缓缓起身,龙袍在夜风中微微飘动。
"诸位爱卿,今日之胜,是这些将士用血肉换来的。"
声音低沉而有力,"朕每每思及,夜不能寐。
他们为国捐躯,却连名字都无人知晓;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无坟茔可供亲人祭拜。
此非仁君所为,亦非盛世之象。"
广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皇帝的下文。
张无忌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朕决定,在大同府建立英烈祠,供奉所有为大明捐躯的将士灵位。
不仅要记录他们的姓名籍贯,更要详述其功绩事迹,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这些英雄!"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徐达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位铁血将军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陛下圣明!臣代所有阵亡将士,谢陛下天恩!"
常遇春和张兴祖紧随其后,三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此刻竟都泪流满面。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默默无名的士兵们需要这样的认可与纪念。
宴会的气氛彻底转变了。
张无忌当即命人撤去酒席,召集文武百官连夜议事。
火把将大同府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份关于建立英烈祠的圣旨正在酝酿。
"陛下。"张兴祖突然上前一步,"臣有一不情之请。"
"爱卿但说无妨。"
"臣请求负责整理阵亡将士名录。"
张兴祖的声音颤抖着,"大同守城的每一个士兵,臣都记得他们的面孔。臣想...亲自写下他们的名字。"
张无忌凝视着这位伤痕累累的将军,看到了他眼中深不见底的哀痛与责任。
他轻轻点头:"准奏。但朕要你量力而行,不可过度伤神。"
"谢陛下!"张兴祖再次叩首,当他抬起头时,眼中的泪水终于落下。
当夜,大同府衙内灯火通明。
张无忌亲自执笔,起草英烈祠的建造方案。
他要求祠内不仅要供奉灵位,还要绘制壁画记录重要战役,设立碑林镌刻阵亡将士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