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京师诡谲风云(2 / 2)

直接裁汰半数以上,这么大胆的想法,让李俊业吓得放下了手中酒杯,他所谓的裁汰是照顾了各方利益,心中目标是裁个三成就行,其实他始终没有说具体数量,一直用含糊不清的“裁汰”两字代替,将最难得球替给朝廷去处理。

杨嗣昌就不一样了,上来直接大刀阔斧直接点名裁汰半数以上,其实裁汰半数以上反倒是符合李俊业预期的。

他得这一次无疑将辽东军侯全部得罪完,杨嗣昌就是政治太幼稚,情商太低,主政时基本将满朝上下全部得罪个遍,以至于到后期自己都无法在朝廷立足,到了地方之后,随着局势的不断糜烂,地方督抚总兵也开始对他爱理不理。

他也不贪不腐,明末后遗老遗少也没有一个人说他一句好话,只能说干臣难做。

杨嗣昌是明末唯一有机会力挽狂澜的人。

“哦!杨督师怎么会和我看法一样?”李俊业故意做出一副不得要领的感觉。

张世泽道:“哎!杨督师观点素来与朝野不合,想必李总兵也清楚,他提倡主和,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提倡两线同时作战,李总兵奏章正好契合了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随意杨督师获知你的奏章后,对你大为夸赞,还有自己的奏章中对李总兵美言了不少。”

“想必李总兵当初在川楚作战时,和他关系不错吧!”张世泽拿起酒杯补充了一句。

这句看似轻描淡写,恰当的随便一问,其实张世泽暗藏玄机。

李俊业笑了笑,“在川楚作战时,我还是一个参将,虽与他是上下级关系,但也只是匆匆见过几次面而已,称不好关系不错,也称不少关系很差。”

“原来如此!”张世泽暗自点了点头。

“京师最近还有什么关于我的消息吗?”李俊业反问道。

张世泽哈哈一笑,“我还以为李总兵做事从来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竟然也开始关心起这个问题了。”

“官做大了,自然和以前不一样了。”李俊业不好意思地说道。

张世泽沉吟了一会儿后,道:“暂时没有价值的消息,不过那份奏章逞上之后,在朝的东林们开始对李总兵有了改观。”

张世泽凑近李俊业的耳边道:“据说连赋闲在家的卢象升对李总兵的奏章也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