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规矩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2 / 2)

他们会被强行编入当地户籍,世世代代受官府严密管控,更会被视作贱籍,别说参与科考、求取功名,便是寻常人家婚嫁,也多半不愿与他们扯上关系,子孙后代都要背着这层枷锁。

好在常家本就只是受牵连的小官之家,根基不算太深。当年幸得温老爷暗中出手,才保下活口,没让满门断绝。后来风头稍过,常家的几门姻亲又悄悄运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们从流放之地接回了老家。

这一路折腾下来,前前后后竟耗去了十几年光阴。

就瞧常峰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眼角的皱纹深如刀刻,鬓边已染了霜白,不过二十多岁的人,瞧着倒像是快至四十,便能想见这些年常家其他人过的是何等苦楚。

怕是日日都在泥泞里挣扎,才熬到了今日。

但常峰既能站在这里,面色虽憔悴却难掩一丝安稳,便足以说明常家定是寻到了门路,才终于从那不见天日的贱籍里挣脱出来,重新归入了良籍。

这其中的艰辛,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本是想着让我们先到京城探探风声,若是风头过了,便举家迁回来。只是……”

说着,常峰低头看了看自己那有些发肿、走路一瘸一拐的双腿,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与苦涩,“孙儿这身子不争气,反倒成了拖累。”

“哎……”温老爷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双腿,眉头微蹙,瞬间明白了他今日的来意,当即朝刘氏递了个眼色。

刘氏心领神会,立刻吩咐身边的丫鬟:“快去,请大夫过来。”

丫鬟应声,脚步匆匆地去了。

钱氏坐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半截,脸上忍不住露出几分欣喜。

温家肯主动请大夫,说明这门旧情终究是没断,家里的日子,或许真的能有盼头了。

两个孩子瞧着教养确实不错。大人们说话的当口,姐弟俩就那么规规矩矩地站在刘氏身边,身姿笔挺,眼神沉静,既没有东张西望地乱动,更没有咋咋呼呼地插嘴,那份沉稳懂事,全然不像寻常人家的孩童。

倒是那小些的弟弟,毕竟年纪还小,有好几回被厅里的动静勾得心头发痒,小手攥着衣角蠢蠢欲动,想开口说些什么,都被身旁的英娘不动声色地用眼神或是轻轻拽衣袖给制止了。

英娘自己则始终垂着眼帘,只在被问话时才恭顺地应声。

刘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的笑意深了几分,心里头也暗自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