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凌国之行(2 / 2)

与其他的宗室皇亲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时候,想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孙女与皇帝的儿子们,再次结亲。

或者将驸马妾室生的孩子,认做女儿,将这个孩子与皇子结亲。

这样能够继续保证与当今皇室的亲缘更加厚一层。

她没有。

反而继续依仗自己的身份,在京城里面肆意敛财,或许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收敛了几分。

但是她的儿子,继承了亲爹爵位的南宫侯,在京城里面,横行无忌,引得众人敢怒不敢言。

南宫侯死后,公主明确的做法,应该是朝着皇帝示好。

捐献自己手里的银钱,向皇帝认错,换一个安稳的晚年。

但没有。

杨斌看着南宫侯的行事作风,几乎就看到了公主府的未来。

面对朋友的邀约,杨斌拒绝了。

反而是另外一个郡主,同样得到了他的注意。

安静,无声无息,确又在各个新闻里面,有身影出现。

大臣们、王公贵胄们的讨论里面,她出现的频率很低。

在争奇斗艳,宴会比拼上她的身影,也几乎是不怎么出现的。

但是,在民间,那些被南宫侯欺压过的故事里面,她开始频频出现。

还有从其他地方传来的,郡主府名下赋税的减免。

对方生活的节俭,有些人生活艰难,会选择到郡主府上找一口吃的。

因为对方会把人送到自己名下的村庄里,在那里让他们自行开垦。

有一个村庄很近,有些人去看过。

对比其他的皇庄,生活算是相当的富足。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出路。

杨斌在看过京城的风云变化之后,最终上前去敲响了郡主府的大门。

郡主始终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忧虑。

似乎知道未来,在京城会有什么动荡发生。

也时常看着地图出神。

边关战火的时候,更是主动索要了锦衣卫那边的信件。

那些陈旧的信件,在里面寻找线索。

相处的时间越长,杨斌越是能够感受到,郡主身上有一种奇怪的责任心。

她认为自己没有参政的智慧,于是在民间搜罗能工巧匠,希望改善农具。

工部改善好的东西,她愿意倒贴钱,带着人下去,在各地进行推广。

她不插手朝堂,却在摄政王那里有非比寻常的信任。

小皇帝对她的信任和喜欢,也是众人肉眼可见的亲近。

如果郡主可以继续保持这个态度,未来是完全不用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