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谁有这魄力?(2 / 2)
哪怕你集结再多的明星,影片制作再精良,但大环境就是这样,观众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反类型大片”。
就如同华夏西餐厅里面,许多人刚刚开始学吃西餐,牛排几乎都是全熟。
结果你端了一成熟的过来。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观众们还接受不了“沉重的事实”,而是对“类型混杂”包容性还不够,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核心要够明确。
是战争片,你就以战争来当卖点。
是武侠片,你就要华丽,要有视觉堆砌,商业大片,就要有商业大片的视觉冲击。
武侠就要爽,战争就要燃。
即便二十年之后,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要不然《长津湖》也不可能狂揽 50多亿。
观众们花钱来看武侠的,当初李琦记得影院的海报上也画着“兄弟结义”“沙场厮杀”,带着浓烈的武侠暗示。
大部分观众也是怀着想看快意恩仇的武侠片,结果进影院发现是一部沉重片,前后预期相差太大。
《投名状》则是“战争片外壳+人性片内核”,在当时更像是“四不像”,无法被观众精准归类和传播。
类型误判,自然票房不佳。
李琦在这点上,也不得不取舍。
要么华丽。
要么历史战争片。
最终李琦把两个导演给找了过来。
徐勊拍片子有个毛病,太容易放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