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圣丹斯电影节(2 / 2)
所谓的独立电影,说白了就是那些低成本、肥大制片方体系创作的,有强烈意味和社会议题的电影。
1981年,由着名演员、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及其创立的圣丹斯研究所接手主办,在1984年正式更名为“圣丹斯电影节”。
核心使命就是发现现和支持新兴的独立电影人,如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
为那些在传统好莱坞体系之外创作的、具有独特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的电影提供展示、推广和交易的机会。
发誓要做“未被听见的声音的扬声器”。
每年八月底、九月初提交电影参加评选,第二年的一月份公布入围名单,而今年《电锯惊魂》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投资回报比以及话题度,仅仅参加评选,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1994年,一部小众独立电影《疯狂店员》,成本只有 2万美刀,讲的便士多店小店员但丁前一天睡眠质量极差,大清早被老板过去加班,谁料,这只是倒霉一天的开始,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
简单来说就是介绍了这个店员郁闷抓狂的一天。
拍出来这部片子的导演,凯文-史密斯其实只在电影学院上了四个月课程就退学了,然后花了一个月写剧本,拍摄地就在他工作的便利店,拍摄周期不到 20天。
他自己都没有抱多大希望,结果通过圣丹斯电影节,引爆了市场,票房加上录像带,收益突破千万美刀。
同样也把圣丹斯电影节给抬到了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传奇效应,短短几年的时间,成了全球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电影节之一。
后续还有《CODA》同样也是在圣丹斯电影节被推爆的典型。
华夏影片里面,也有一部,《别告诉她》,便是通过圣丹斯电影节,走上奥斯卡。
圣丹斯又被叫做奥斯卡风向标。
许多最终获得小金人的电影,都曾经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或者获奖。
如《阳光小美女》、《朱诺》、《爆裂鼓手》、《海边的曼彻斯特》、《无依之地》、《健听女孩》…
之前李琦没有关注它,是因为圣丹斯电影节,几乎关注的都是米国独立电影界,想不到竟然连他也发过来了邀请函。
预想的时间,比自己想的早了一点。
“这个月没有时间,下个月倒是可以。”
“OK,Mr Li,我和组委会沟通一下这件事情,我期盼您的到来,另外,《电锯惊魂》第二部马上就要拍完了,您也可以顺便过来指导一下。”
“组委会那边希望我们的《电锯惊魂2》能在电影节上首映,Mr Li觉得怎样?”
“我觉得不怎么样,时间上有点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