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一只…林志灵(1 / 2)

岛内,那场因老兵思乡之情而掀起的波澜,终于在多方博弈与妥协中,暂时平息下来。

其核心原因,无他,正是当局最终应允了老兵们那最朴素也最迫切的诉求——回内地老家探亲。

这道闸门一经开启,积蓄了数十载的乡愁便如决堤之水,汹涌澎湃。

消息传开,老兵们奔走相告,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许多人颤抖着双手,翻出珍藏多年、早已泛黄发脆的家书和泛黄的老照片,一遍遍摩挲着照片上模糊的亲人面容,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们成群结队地涌向相关机构,办理那象征着归途通行证的签证手续。

昔日寂静的办事处,如今人声鼎沸,白发苍苍的老兵们排起长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盼、忐忑与巨大喜悦的复杂情绪。

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各种渠道,试图与海峡彼岸的亲人取得联系,那一声久违的乡音,一句“家里还好吗?”的问候,成了他们此刻最大的心愿。

与此同时,内地方面对此事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上面下达了明确指示:务必为这些饱经沧桑、终于盼到归期的游子们提供一切便利!

民政、警局、岛办等多个部门迅速联动,开通了专门的“老兵寻亲绿色通道”。这条通道如同一条跨越时空的生命线,一端连着老兵们焦灼的心,一端伸向内地广袤的土地。

通道的运作高效而充满温情。

对于能提供确切姓名、地址的老兵亲属,工作人员迅速核实信息,安排对接。电话线、电报线变得格外繁忙,一封封带着急切问候的信件飞向内地的城镇乡村。

而对于那些因年代久远、信息模糊而无法直接找到亲友的老兵,内地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各地基层干部、工作者、志愿者被动员起来,他们深入街道里弄、田间地头,根据老兵们提供的零碎线索。

一个模糊的村名、一个长辈的绰号、一条小河或一棵老树的记忆——展开地毯式的寻访。

档案馆尘封的户籍资料被重新调阅,地方志被仔细翻阅,甚至动用了新兴的媒体力量发布寻人启事。

只为让每一位老兵的归途,都能找到那盏等待的灯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