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三十六回:迷雾中的交锋(2 / 2)
在一家偏僻的当铺里,掌柜回忆说,今早有个鬼鬼祟祟的人来询问是否收购锦盒,但并未拿出实物,那人身材矮小,说话带着外地口音。
展昭回到开封府,将找到的布料和蜡油痕迹告知包拯与公孙策。公孙策仔细查看布料后说:“大人,这布料上的花纹不像是本地绣法,或许盗贼是外地人。这蜡油痕迹,恐怕是盗贼用蜡来复制钥匙,从而打开暗格。”
包拯沉思片刻,说道:“看来这盗贼心思缜密,准备周全。艾虎那边周府新杂役王五失踪,颇为可疑,很可能与盗贼是一伙的。”
这时,艾虎回来禀报道:“大人,王五失踪了,据其他仆人说,王五来府中后行为就一直很神秘,经常在夜里独自外出。”
包拯面色一沉,说道:“全力追查王五下落,此人定与锦盒失窃案密切相关。”
不多时,王朝、马汉回来复命:“大人,昨夜确实有人见黑影出入周府,但看不清长相。”
张龙、赵虎也回来禀道:“大人,在一家当铺得知今早有人询问收购锦盒,但没拿出东西,描述的模样身材矮小,带外地口音。”
包拯综合各方线索,心中有了推断。他觉得盗贼可能是一伙外地人,先派王五混入周府摸清情况,然后利用复制的钥匙打开暗格偷走锦盒。包拯决定从王五这条线索入手,加大追查力度。
经过几日的明察暗访,张龙、赵虎在城南的一家小客栈里发现了王五的踪迹。他们立刻将王五带回开封府。
王五被带到大堂之上,吓得浑身发抖。包拯一拍惊堂木,喝道:“王五,你为何突然失踪?锦盒是不是你偷走的?如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王五吓得连忙磕头:“大人,小人冤枉啊!小人只是受雇于一个叫刘三的人,他让小人混入周府,观察书房情况,其他的小人一概不知啊。”
包拯怒问:“刘三在何处?”王五哭着说:“小人也不知道,刘三只是与小人在城外的破庙接头,每次都蒙着面,小人真的不知道他的下落。”
包拯陷入沉思,觉得此案背后团伙狡诈多端。他让展昭在城外破庙附近蹲守,果然,几日后,展昭发现了刘三的踪迹,并将其抓获。
刘三被带到大堂,依旧百般抵赖。包拯将种种证据摆在他面前,刘三方才认罪。
原来,刘三一伙得知周员外家有重要信物,便策划了这场盗窃。他指使王五混入周府,摸清书房暗格位置后,用蜡复制钥匙,昨夜亲自潜入偷走锦盒。
包拯宣判道:“刘三主谋盗窃,心思歹毒,入狱十年;王五协助盗窃,入狱五年。”周员外领回锦盒,对包拯感恩戴德。
此案告破,包拯再次在东京城赢得赞誉,而他与开封府众人,继续为维护都城的安宁日夜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