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挑衅(2 / 2)
除此之外,李钰还有了两个大动作,她根据“徐永”留下的改革策略,挑选出了比较重要的两条予以实施,首先便是在“宫城·云龙阁”中设立了三座“议事殿”,并重新确定了“太保、太傅、太尉”这三个超一品的虚衔官职的重要作用。
“云龙阁”正中挂“乾元殿”,由“太保”之职主理,议四方国事及杀伐兵事,说白了就是讨论外交事务和军备战事的决议。
闻清之自然是以“太保”的身份坐镇“乾元殿”,依次而下则是朝廷之中真正拥6有兵权势力的代表,例如“冀川侯·庞世元”、“信王·李德隆”、“濮弘扬”等都依次在列。。
左厢则是挂“文渊殿”,由“太傅”之职主理,议民生国策及教化建设,就是集中了户务、工务、礼务的事情,其中也多是由原来的官员履职,只不过随着勋贵集团的覆灭,更多的空缺由“风居派”代表参与其中。
潘宏虽然不再担任“宰相”,却挂上了“太傅”的职务,以后便是大乾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任“潘太傅”,只不过实权削弱了大半,是真正的“明升暗降”,也就是潘世阆有着进献“黄金剑”的功劳,否则,潘宏能留住一条性命就算是走运了。
自古以来,便有“兔死狗烹”的典故,朝廷勋贵已经覆灭,那留着“潘党”就没什么作用,反而会留下宠幸奸佞的骂名,不如寻个罪名,直接砍头抄家,到时候不但可以在民间博得大量贤名,还可以靠潘宏三十年来“辛勤耕耘”的财富,直接一波暴富。
要知道虽然勋贵集团覆灭后,所有财产都要充归朝廷,可是因为杨毅出手在先,已经抢在前头洗劫一空,朝廷虽然是“卫都之战”的胜利者,却并没有落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相反因为急需建设城防和宫城,穷得已经是叮当响。
“文渊殿”第一次“小朝议”的论题,就是怎么搞钱,怎么给各地边军、卫军发放粮饷,可把潘太傅的头发都愁白了。
右厢则是挂“天衡殿”,主人事任命和刑罚督察之职,就是集合了原本吏务和刑务,以及归并了御史台等特殊部门,关键是此殿的主事人原本应该是“太尉”之职,但是因为“太尉”之职空缺,所以李钰自己兼任了。
如此以来,李钰等同于绕过了文官、武官集团,将最重要的人事任命权利直接握在手中,还有官员考核奖罚的权柄,以及督察百官的职责,从此以后,董衡等人要举报弹劾谁再也不用受到任何人阻挠,只要查有实据,就可以直接上达天听。
更关键的是,官家还握有地镜司在手,甚至只要收到风声,他就可以让地镜司去拿证据,直接通过“天衡殿”对文武百官进行升职、罢免,程序上也再无掣肘,使得官家手中驾驭百官的职权完美的得到了闭环,真正做到了想搞谁就搞谁,权利空前庞大。
“三殿内阁”制不但分化了原本的官员党派之争,还确定了最强的皇权集中制,只要“太保”、“太傅”、“太尉”之职控制在手里,官家便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