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行高于人(1 / 2)

如果硬要比较的话,"繁缕1号"能够帮助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其关于温度敏感蛋白构象变化核心技术能够被转用于生物防御系统,这其实已经超出传统农业科学的范畴,在各自领域里可挖掘的潜力真不一定能分出来孰高孰低。

从学术逻辑来看,原子弹属于核物理是一种军事工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属于计算机科学是一种信息技术,而植物抗病毒遗传育种属于分子生物学属于植物病理学的范畴,完全属于不同的学科。

所以将这些案例并列讨论,其实前提就是侧重技术本身的相似性,而非学术逻辑的共通性。

一步步从基层升到如今的位置,这么多年的宦海磨砺之下,如今还没有人能把他说的哑口无言。

但眼前人却是个特殊的例外。

他如何能不知道领导这是看上眼了,当然他也知道小陆同志配的上这份看重。

如果将视野再拔高一点,提高到整个国家的角度,陆时羡的成果说到底关联到四个字,粮食安全。

它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是经济稳定、社会和谐、政权自主的核心保障。尤其是对于大国而言,粮食安全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战略武器和国际博弈筹码。

回首过去,经过不懈努力,华国正在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放眼未来,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非粮化”“非农化”等耕地问题依然突出,对于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这也就是说,全球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确定风险较大,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在长期内不会得到改变。

现在的农业科技较过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其实依然受制于人,面临卡脖子难题。

这也就是最近很多农业相关扶持政策的来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早在获得诺奖之前,陆时羡和一些关键领域人才的档案资料就被送往了燕京,随着他的回国,有人对陆时羡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起来。

其实个人在国家机器面前没有丝毫秘密可言。

了解到他过去的所言所行,堪称知行合一的表率,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欣赏和喜爱。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来,黎平安和陆时羡的私交其实很不错,也很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只不过,身其位,谋其政,他也有太多身不由己。

作为国家机构颁发的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称号,并不是简简单单看哪个成果的学术水平最高就完事了,不仅需要考虑实际问题,也要考虑反响问题,以及最关键的评衡问题......

但这个场合,话不能这么说的这么直白,于是他只好无奈说道:“他现在才二十九岁,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现在就把这种帽子盖在他头上,会不会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阻碍。”

闻言,老人轻轻一笑,对此毫不在意:“依我看,这帽子应该也没诺奖的帽子大吧,而且米国人能做得,我们就做不得?没道理吧!”

黎平安无奈只好又换了个角度继续说道:“就算他自己能够保持平常心,但能够保证所有人都能保持平常心吗?”

“有句话说的好,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我相信您肯定比我更明白,有时候,暂时的妥协并非是示弱,而是一种保护.......”

此言一出,老人像是回忆起些什么,笑意都收敛了起来,良久过后才点点头道:“行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你先忙去吧,按照你的计划来,不用干预了。”

听见这句话,黎平安终于松了口气,准备出门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