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围网合围(2 / 2)

这就给驾船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51分钟!

渔船肉眼已经可以看到作为锚点的小船,但也不算是看清小船,更加贴切一点来说,是看到小船的信号灯,一闪一闪的发出红光,再有就是船灯的强光灯了。

从灯光来判断与小船的距离。

实在是天色已经在慢慢暗下来。

“距离小船8公里!”

卫泰在甲板上更直观,也利用望远镜测距,第一时间就向驾驶舱汇报:“围网长度23公里刚过,现在已经快24公里了。”

“好的!”

卫顺给出回应,这个数值很重要,他快速计算一番才开口:“差不多有2公里多的缺口。”

“嗯,问题不大。”

卫宏也会计算,得出来的结论差不多,按照这个节奏来就行,最后再拖行一下,表明这一次放围网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于他们而言相对比较完美。

此时此刻!

他的全部心神也全都放在实时渔讯的虚拟屏幕上,距离不远的情况下,小船所在的锚点位置,已经在覆盖范围之内,锚点之外有没有鱼钻出去也能看得清楚。

结果是没有,鱼群更多还是往另一侧钻,要么就是掉头往回游,是撞网之后鱼群的自己调整。

这样一来,一切如同预期中的那样,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倒是弥补了他之前从鱼群切过去的遗憾,有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感觉。

距离很近。

渔船必须降速。

而实际上,宏已经将油门回底,也就是只给发动机组供给极少量的油料,虽然没有做停船处理,但这也是相当于航速归零。

利用的是洋流以及渔船之前加速的惯性。

8公里的距离,让渔船滑行过去就好,直到渔船不再进行,才会拖着围网前进,那个时候才需要再加速。

拖着围网前行,后方有围网的重力,哪怕你再怎么加速,在有后扯力的情况下,油门一回底,航速就会迅速降下来。

这些都很考验驾船者,就因为是在海上航速,渔船还是在下网作业的话,必须要有一个提前预判,不然不够精准,一门妥妥的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