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难题 & 你们需要多少矿料?(2 / 2)
因此疏浚式的管道式运输手段不是不可以,而是它天生对液体比较友好。
但矿石、矿料这种没有固定标准体型和尺寸的固体就很麻烦了。
海底淘金,和开采其它固体矿别看价值区别挺大,但所遇到的难题是一样的,都是要硬啃开采和运输海底的固体颗粒矿料。
目前的技术来说,几十米以内,或者是百米左右,如果矿料颗粒较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那吸泥机确实是最佳选择。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越深越吃功率,而且如果矿料体积不均匀且个头稍大,这种方法就的效能就大打折扣。
像雷洪汕此前勇敢的鲣鱼号,水深超过四十米吸泥设备效率就开始显着滑坡,达到六十米基本上效率就只剩三成,大一点的石块、泥块甚至都没法吸上去。
也只有飞翔者号这样的大船,它有着巨型的发动机能提供充沛的动力,百米深度也跟玩一样轻松简单。
但再往下……
海底的压力依旧也不会因为它是大船就对它网开一面。
以它的设备功率也就勉强达到一百五十米的深度而已,而且到这个深度,它的吸泥量也会极速滑坡,同时按照功耗比,在这个深度上,每吨矿料含金量少于5克那就是亏钱。
毕竟那种大功率船只每小时消耗的油料也是一头吞金兽。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
像高层建筑,就是那些超过一百多米的高楼大厦在建造时,浇筑水泥时仅凭吊车那点吊挂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就诞生了有着长长折叠管子的浇筑车,它那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米的管子能把搅拌好的混凝土给轻松推送到几十甚至百米的高度。
但是再高呢?
为了解决更高建筑混凝土的运送问题,人类又研究开发出了能泵送更高的运载泵机,这玩意能轻松把混凝土给快速输送到三五百米的高度。
但这玩意就是个耗电大户,没有充沛的电源满足它……它连吭都不想吭一声。
在城市里,因为有着完善的供电网络系统,电力就成为了最廉价且稳定的能源。
但是你到了没有电网的地方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