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有黄金? & 考验(1 / 2)
“好像有点慢……”
阿胜看着爬虫摄像头上迟迟没有出现的螺壳体有些不安,而旁边赵工他们的表情上也挂着一丝的紧张。
“放轻松,差不多150米的垂直距离,再加上斜线慢速下潜……消耗的时间肯定需要更久,这可不是之前二十米的深度,哪里恨不得能用吊车直接吊装完成对接!”
雷洪汕的玩笑让大家稍稍轻松起来,这种深度大家都没有经验,这次的测试可以说很多都是大闺女上花轿——第一次。
“有光!”
爬虫组的第二操作手指着屏幕上一个微小的亮点有些兴奋的叫了起来。
“在哪?在哪?”
虽说雷洪汕刚刚还在安抚大家,但听到这个消息是第一个窜到屏幕前盯着。
爬虫的镜头是带有清洁能力的,可海底里的浮游生物、以及此前行走搅动起的海泥让镜头前的充满了各种杂质,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杂质都变成了一个个飘忽的亮点,可其中一个的一个亮点却与之不同,它的亮度正在不断的增大,很明显,这是一个自带光源的人造物体,而现在这片海底所存在的人造物体,除了爬虫和螺壳体了。
“耗时3分41秒,比想象的要久一点,这才是一百五十米深度,之后的五百米和八百米深度估计耗时更久。”
赵工将时间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实际使用中的宝贵数据,会给研制下一代更深工作区的爬虫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别小看这些数据信息,螺壳的设计下潜速度是每秒1米,按照理论计算,180秒内就能完成下潜,这个时间会直接关系到使用多大的电池来保证螺壳的自续航时间,多了增加螺壳的自重负担和推进器压力,少了……那可能还没碰到爬虫就因电量耗尽自动上浮了。
螺壳慢悠悠的来到爬虫的上方,此刻爬虫的身体上方发射出数道光柱直冲海面,虽然只有不到三十米就被海水迅速的给吸收,但这些光柱打在螺壳体下方的激光感应器上后,这些奇特的光柱内每秒交换上万次的数据信号便如同通讯机一样,指引着螺壳在海水中修正自己的角度和方向。
这些光柱可不是一般的光柱,而是激光,还是摒除掉其它颜色,仅保留蓝绿色的激光。
蓝绿激光的波长在450—570nm,在海水中损耗值最小,也是能在海水中穿透力最强的光源,也是目前人类在攻克深海通讯技术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