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老家伙没安好心啊(2 / 2)

根本就不存在颜白一说,聪明的匠人举一反三,瞬间就搞出来了。

太难了,比摸着石头过河还难。

大唐对匠人的态度也很奇怪。

你说它看不上匠人吧。

天底下最好的匠人都在皇宫,都在工部,都在达官显贵家……

你说他重视匠人吧,匠人的地位仅仅比商贾高一点。

说是高一点,其实在颜白看来还不如商贾。

商贾虽然地位低,但是有钱,最起码温饱是不会有多大问题。

反正都是为了活着。

如果吃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想什么士农工商,去想为什么你的地位比我高。

管子也说过,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也就是说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眼中的四民是社会的根基。

读书人、农民、百工、经商的在国家的四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独有的力量。

在大唐,最厉害的匠人是阎立德家族,宇文家族。

将作监的那些抛车,八牛弩,床弩人家都是人家的儿戏之作。

这两家其实擅长的是盖宫殿。

这个难度大,也是颜白最想让书院学子学习的。

那么大的一座宫殿,可不是用石料,木料就能堆积起来的。

涉及力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

颜白之所以同意李元婴在山上盖滕王阁,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实验。

看看书院学子学得咋样。

目前看来不错。

唯一遗憾的还是慢。

只要这两家把学问放到书院,这一块就等于有了基础。

就不用耗时、耗力、耗钱地去琢磨了。

这两家的数学也学的好。

能够精确的计算用多少石料,多少木头,房梁的结构怎么设计才能更结实耐用。

颜白不止一次的恳求阎家来书院讲课,人家是不止一次的拒绝。

最后实在被颜白逼的没法扔下了一句家学。

家学一出颜白就没法了,这是人家子孙的饭碗。

万一今后家族出了什么祸患,只要家学传承还在,家族复兴就有可能。

最不济,子孙也不用饿肚子。

其实高墙之外,大唐的匠人也不差,厉害的人比比皆是。

只是他们不知道做什么,倒霉的是他们成了和亲的礼物。

几千几千的往外送,送突厥,突厥南下,势不可当。

如果颜白不是过来人,知道吐蕃会进长安烧杀抢掠,胡搅蛮缠扰乱吐蕃的求亲。

不然又是几千几千的匠人拱手送人。

想跑都跑不了。